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三月里的微笑

2021-06-11 09:56:03 来源:茂名日报

  玉米长长的叶子,轻摇着三月的微风,把朝阳的一缕缕微笑,摇落在沙琅江的春水里,摇落在阿花嫂的脸上,融入她的心窝里。

  “早起三朝抵一日”,阿花嫂常记着老人们说的话。今天她又起了一个大早,砍了一亩来地的玉米苗。她把两根遗漏的玉米棒摘下来,放到箩筐里,擦了一把汗,心里很舒畅。“如果价钱不降,卖掉昨天摘下来的最后一批玉米,至少够两个读中学的儿子一个学期的伙食费了。”阿花嫂想着,心里更高兴了。刚建好房子,手头怪紧的,阿花嫂总是这样精打细算,有计划地过日子。

  这时,爱人阿木哥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田边,为花嫂拎来早餐。“你吃过了吗?”阿花嫂温柔地问。

  “玉米卖掉了,价钱比往日要高。”阿木哥微笑着说,“我顺路来拉一车玉米苗回去,再吃。”

  “你先吃这粥吧,我不习惯这么早吃早餐的。”阿花嫂把早餐塞回给爱人。他一早拉玉米去卖,很辛苦,还不忘给自己买早餐。

  阿木哥见拗不过妻子,接过粥喝了几口,便又递给妻子。阿花嫂知道阿木哥的脾气,不好再勉强,就接过粥放好,动手把玉米苗装车。

  “现在村里的路宽了,能用车把玉米苗运到家里,比往年轻松多了。牛爸,你还记得那一年你背玉米苗回去,滑倒在泥泞里吗?你当时还说不跟我干了呢。”家里的母牛生第一头牛犊子以来,阿花嫂一高兴就叫爱人“牛爸”。

  阿木哥咧开嘴笑了。是呀,他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当年贫穷的他遇上扶贫好政策,贷了十几万元,买了十头母牛来放养,还租地种上十亩玉米,用玉米苗喂牛。也是因为阿花嫂的努力和坚持,近三年来,母牛都生牛犊子了,家里的生活好了起来。

  他看了阿花嫂一眼:中年的她,头上添了许多白发,瓜子脸儿红红的亮亮的,额上又冒出了几滴汗珠,两只大眼睛里多了几分坚毅。都说女人半边天,阿花嫂又何止半边天?阿木哥有了阿花嫂,那孤寂的岁月远去了,那缺米少粮的日子远去了,那屋漏的痛苦远去了;有了阿花嫂,阿木哥就有了希望,有了力量。阿花嫂就像茂名三月在枝头上微笑的荔枝花,淡雅朴素,蕴含清香。

  “有两头母牛要生牛犊了,砍下这些玉米苗刚好犒劳它们。”阿花嫂见爱人不出声,她又说。

  “快吃早餐吧,很晚了。”阿木哥说完,就开响了三轮摩托车。

  目送阿木哥回去后,阿花嫂才坐在田埂上,面对着沙琅江旁废弃的河床吃着早餐。春节才过不久,河床已经很绿了——其实低洼处的水草一直都没有完全枯黄。这里是阿花嫂的牛群的“餐厅”,也是阿花嫂梦想开花的地方。阿花嫂的心暖暖的,就像茂名的气候,总是暖暖的。

  牛儿们正在河床里低着头,优哉游哉地吃草。一头母牛时而抬起头来,在草地上慢慢走着,很痛苦的样子;时而又停下来了吃几口草。阿花嫂知道它马上要生牛犊了。

  “得让它吃饱才有力生产。”阿花嫂想着,抱起一大捆玉米苗,踏着三月的春风,微笑着向牛群走去……

作者:程秀琼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