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单位临街宿舍楼三楼,客厅阳台朝街道,书房的窗户面向宿舍大院西北的一个角落。大院里有十多棵木棉树和水杉树,从书房窗台平望出去,那墨绿的呈金字塔状的水杉已高出我的书房窗户,挡住了下午从西南而降太阳的照射,保持了我书房夏季的清凉。
今年四月下旬的一个周未,我在书房创作某篇小说,因思路进入瓶颈,无法接连写下去,在苦闷中,我打开窗门想吸收下新鲜空气时,惊动窗外水杉树上的两只鸟,“噗、噗”的两声响,快速飞到附近的楼顶上。我透过如马尾般伸向我窗台附近的水杉枝叶,发现离窗台三米多远的水杉三叉枝桠上已搭建起一个坚固的鸟窝,底部是细树枝,上面是草根和树叶,两只米白色鸟蛋静静地躺在里面。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粤西农村长大的人,童年时爬树捉鸟是我们伙伴必玩的节目之一,那时代不管搭在多高树上的鸟窝,我和伙伴们也敢爬上去把鸟窝端下来,先后捉过乌鸦、八哥、鹧鸪、麻雀等鸟儿。这是什么鸟呢?为何要搭窝在这里?令成年的我产生了好奇。我把手势放轻,力求不发出任何声响把玻璃窗和窗帘关上。因为每周的白天我都在单位值班,午餐和午休都在单位,晚上回来窗外暗朦,看不清楚水杉树的轮廓。我也提醒家人不要打开这个窗户,以免惊动这个邻居。
一周后的周末,我掀开一线窗帘空隙往外看,两只灰褐色的鸟儿轮流呆在鸟窝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我辩认不出是什么鸟?我远远地用手机视频把它们拍下来,向林业部门专家钟教授请教。得知这鸟的名字叫斑鸠,属脊类动物,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以高粱、麦种、稻谷、果实、昆虫等为食物。该物种2000年已被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山城信宜市一直重视市区街道和庭院植树绿化,现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笔直的市区街道两旁和庭院都长着参天的木棉树、凤皇树、白玉兰树、大王椰树等树木,为斑鸠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又过了两周的一个周未早晨,我悄悄的推开窗,发现两个大斑鸠飞离了鸟窝,留下两个毛绒绒的小鸟,正张开嘴巴吱吱叫。一会儿,一个大斑鸠飞回来后,一边不断地伸缩摆动颈脖,由嗉囊中挤出食物,再喂给小鸟。不久,另一个大斑鸠也带着食物飞回到树枝上。这个喂完后,另一个接着喂。两个小斑鸠吃饱了,就安静地躲在妈妈的翅膀下睡觉。
五月中旬的周末,我发现小斑鸠的羽毛长得与成年斑鸠差不多了,两个大斑鸠很少呆在鸟窝里,两个小斑鸠就轮流站上窝边,舒展一下翅膀,做着飞动的样子。进入五月下旬,雨季来临时,我看到上方有树叶遮挡的鸟窝,遇上大雨两个小斑鸠还是被淋湿。到了六月初的一天,大雨不断,牵挂着两个小斑鸠的我,忙完事务后去窗口探望小斑鸠是否安全时,发现鸟窝已空荡了。不远处的楼顶上站着一个小斑鸠,“咕咕……咕咕咕”使劲地叫着,声音轻柔悦耳。我猜想是这个小斑鸠掉队了,但没有半点惊慌。喘息十多分钟后就飞走追赶队伍去了。我相信经历那场大雨的考验,两个小斑鸠已成为成年自立的大斑鸠了,随心所欲地飞翔在城市的绿色森林里。
每当我打开书房的窗户,看到那空空的鸟窝,就会心想:我那可爱的小斑鸠,我的特殊邻居,永远的邻居,明年春天又到我窗台附近的水杉搭窝安家吧!
特殊的“邻居”
作者: □刘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