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婆婆成了“老漂族”

2018-07-16 23:32:21 来源:茂名晚报


  三年前,我家宝宝出生之后,随着我的产假即将结束,谁来照料孩子成了难题。本来打算请个保姆,可是连续跑了几家中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老公只好打电话回老家求助,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几乎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本来以为她不会乐意进城,没想到她爽快地说:“我愿意带孙子,没问题!”
  婆婆来了之后,把宝宝照料得很好,还能在我们下班时做出热腾腾的饭菜,真是让人省心不少。为了让老人不那么劳累,每逢周末,我都坚决给婆婆放假,让她去楼下的公园和超市逛一逛,好好放松一下。
  可婆婆似乎不爱出门,她顶多看一会儿电视,就又开始忙着收拾家务了。我不甘心,怂恿老公带婆婆出去玩,结果她摆摆手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这城里有什么好逛的呀,走出这个家门,我谁都不认识,人家说的话我听不懂,我说的话人家也听不懂,还是算了吧……”
  想想也是,婆婆在老家时,一条小巷子里住着近十户人家,隔着篱笆墙就能和邻居说说笑笑。吃饭时,从小院里摘两根黄瓜、一串辣椒,就能拌出一盘可口的凉菜。天热时到村口的大树下,摇着蒲扇就能和老姐妹聊上半天。就连晚上睡不着觉,巷口池塘里的蛙声也是熟悉而亲切的伴奏……
  如今,婆婆告别熟悉的家园,来到这完全陌生的地方,平时我们忙着上班,下了班又忙着哄孩子,和婆婆交流不是太多,她的内心该是多么孤独和失落啊。我越想越内疚,不由对婆婆说:“您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在这里太委屈了,我们还是请个保姆看孩子吧!”
  婆婆却搂着宝宝说:“乡下倒是好,可让我离开小宝,我也舍不得啊。再说,把孩子交给陌生人,你们能放心吗?”婆婆的话也有道理,我想,既然这个家离不开老人的帮助,就要尽可能让她的生活充实快乐一些。
  于是,晚上我们尽量抽时间陪婆婆下楼散步,鼓励她加入跳广场舞的队伍,几个月之后,她也能用当地话和别人交流了。家里的露台上本来种了许多花草,我专门腾出一小片空地儿,让婆婆种时令的蔬菜,让她的生活里多一点儿乐趣。还有,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我也会跟婆婆聊聊,她不懂我的业务,但做人处世的经验更丰富,多听听老人的意见总是有益处的。
  如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宝宝的成长,婆婆在我们小区已经有了固定一起跳老年舞的姐妹,也把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还在我的帮助之下,开始用智能手机看新闻、微信聊天,还学会了不少时髦的词语呢。有一次聊天,婆婆笑着说:“没想到我这个老漂族,在这里也能找到归属感!”我悬了很久的心终于放下了。
  当年迈的父母,为了帮助孩子而漂泊异乡时,身为子女应该尝试着帮他们慢慢融入新生活,从细节处享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随着婆婆在城里慢慢“扎根”,我们家的笑声也越来越多了。

  


作者:​ 刘改徐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