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退休后的小日子

2018-10-01 22:44:04 来源:茂名晚报

  日子各有不同,有潺潺流水的美日子,锦上添花的大日子,举步维艰的难日子。退休以后,我过的是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别以为过小日子就是白菜豆腐保平安。过小日子没那么简单,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自有风景可看的心态。在小日子中,要在不想走的路上来来往往地走,在不想待的地方待下去,与和你志向不一的人同舟共济。说来说去,过小日子就是不怕酸甜苦辣,自然而然地生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是千篇一律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老百姓的小日子也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退休后的小日子,说得好听点,是锅碗瓢盆交响曲,说得直白点,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不过我在开门七件事之外也买些书报读读,有时候烹点文,煮点字,也就和我的小日子水乳交融了。
  过小日子要精打细算,但决不是小器。有朋自远方来,曾经共患难,如今相去千万里,相隔几十年,最难风雨故人来,买好酒,泡好茶,倾其所有款待也再所不惜。但去街市上买件毛衣、衬衫之类的东西,通常就要问问价钱,说不定还要货比三家。总而言之,铢积寸累是小日子的本色;一掷千金是小日子的亮色。小日子不单单是穷与富,穷与富在小日子里是没有重量的,小日子好比穿鞋,舒服就好。
  像我这样退休的人,生活在八小时以外,可以为看云而看云,喜笑怒骂皆由我心。不过我也懂得,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得忍耐我们必须忍耐的,创造我们该继续创造的,有了这点理性,我们才不至于被两重世界的日子撕裂开来。
  退休后的小日子虽说平平淡淡,但要过好它却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在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间行走是一个不小的学问。凭着先辈言传身教,进厨房上锅台做熟饭的那些技能,对付当下的生活需求是远远不够了,厨房成了我退休后学习和工作的主要阵地。
  厨房是制作食物的地方,它是支持我们生命的原动力,是给人以绚丽与活力的地方。那些粗糙、丑陋、凌乱的零零碎碎,经过刀的宰割和水与火的煎熬,硬的变成了软的,生的变成了熟的。这里面有赤裸的美色,神奇的重生;还有坚韧的文火,激烈的爆炒,缓慢的熬煮……就好像人生一辈子的特质经历。我在这里主宰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掌握着酸甜苦辣,咸涩腥淡。虽然有关厨艺的书籍杂志常摆于案头,儿女们也常常买来各种各样的食材,但具体操作实施起来还是我说了算,按我变通改造后的法子办。自成一体的新味道、新感觉不断推陈出新,儿孙们也乐得少提意见多吃饭,过小日子的尊严在这里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不过,有时也向长辈和姐妹们学习和请教一些富有本地特点和乡土气息的厨艺技巧,比如大盘鸡炒面疙瘩、熬茄干粘卷子、酸菜肉末比萨饼、三伏天的香泡菜等,出的“产品”也上了些档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有人对我“拙婆娘”的印象。每当儿孙们到点儿进屋,围坐在饭桌前,抽着鼻子深深地吸口气,拉着长长的声调说:好香啊!我的心里甜得就像打翻了蜜糖罐儿,一切烦劳和不快顿时烟消云散。久而久之,儿孙们每个人的“一盘菜”、“一桌饭”就全在我的心里了。厨房,这个庸俗又脱俗、平凡又非凡的地方成就着我快乐的小日子。
  不过我深知小日子是经不起折腾的,唯有用爱心串起每一天,取舍进退有度,小日子才不会散板,才会循序渐进风平浪静,我们才能在小日子里越过中年的不安,迈过老年的苍凉。


作者:​ 白淑芝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