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夜读乐此不疲

2018-10-22 15:23:28 来源:茂名晚报

  退休以后,闲暇时间多,喜爱读书。尤其夜色沉静之时,手握一卷,徜徉其中,尘世的喧嚣烦忧便退隐到了遥不可及的天际。倦了,便抱书而眠,梦里也氤氲着书的墨香。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一般入眠较早,一天忙到晚,头一挨枕,就鼾声四起。老伴常笑我,刚退休不到一年,就未老先衰,但积重难返,我行我素,就喜欢留恋被窝里读书的那种感觉。午夜挑灯,一杯清茶,氤氲中书香盈室,颇有几分清代诗人袁枚“寒夜读书忘却眠”的乐趣。柔和的灯光下,专心读书,情到深处,顿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深夜书”的惬意之乐。
  最美妙的是,遇到风清月朗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穿窗入户,洒下一屋子清辉,更增添了几分幽情雅趣,心境也由此变得澄澈明净。此时,或聆听圣贤教诲,或恭听智者谈天,或畅游千山万水,或俯瞰古今世事,一颗心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常生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和一份云水悠悠的心境来。
  在夜里,我喜欢读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系醉后抒怀之作,在表达思念的同时,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情由月生、月合人事。往日,我也曾为悲欢离合而苦恼,在书中,我慢慢读懂了人的悲欢离合,挫折跌宕与“月有阴晴圆缺”的宇宙规律一样,自古已然,我又何必枉自嗟叹?人应从自然规律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应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在框架的限制中寻求自由”,接受框架的限制,适应社会环境,人在框架中,心在宇宙间,潇洒自如,无怨无悔。其实,人本来就应该拥有更多这样清静的夜,看看书,读读诗,让柔和的灯光驱走疲惫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这样说。是啊,书不仅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性情,且能呵护心灵,指引前行。孤独时,书如默默相伴的挚友;忧伤时,书如温煦和暖的阳光;烦恼时,书为我驱散所有的惆怅;彷徨时,书带着我冲出迷茫寻找希望。有书相伴的日子,如沐春风,恬静美好。
  三更有梦书做伴,一窗明月照人来。今夜,我又揽书入怀,醉在书的芬芳里。

  


作者:​ 陆明华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