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信宜市库 > 新闻报道

探寻文化振兴乡村发展之路
为乡村振兴筑牢“文化魂”

2019-06-21 16:17:45 来源:信宜新闻

  本报讯(记者 李 皑 通讯员 杨智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信宜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高效地激发了广大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目前,各镇(街道)各村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

  近年来,全市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进基层、走入群众生活,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文化振兴。优秀的乡村文化能提振农民的精气神,能孕育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带来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通过弘扬、传承、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激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培育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乡村文化,使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得以弘扬,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与居民文明程度得以提升。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发展需要同步进行。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了时代呼唤、民心所向。对如何提高文化自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文化魂”记者通过调研,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接群众需求。着力整合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利用镇文化站、村祠堂、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场所,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拓展文化服务阵地,起到教育与感化作用,例如不定期举办特色年例文化、飘色文化、花灯文化、书画文化等展示、交流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文艺,有了切实的文化获得感,在娱乐休闲中感受、品味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乡村自信的效能。在弘扬乡村文化精髓的同时输送城市文化,注意村民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及时把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中深受喜爱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送到他们的面前。注重非遗手艺的传承,经济条件好的村建议开设民艺传习所,不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开展手艺展示和交流活动;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利用市地志办去年广泛收集到的自然村落普查数据,编撰乡村文化故事和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名录,讲好乡村故事、留住乡愁记忆。乡村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在某方面具有一些局限性,因而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应多引进吸收当代文化作品,增强乡村文化的亲和力,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团结凝聚乡贤力量,探索治理新体系。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乡贤是乡村人才资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建立乡贤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举措,汇聚乡贤智力财力,带动新理念、新技术的输入,促进村民经济发展,营造团结和谐气氛,在参与乡村治理及建设发展时发挥“桥梁”作用。培育新乡贤文化,以优秀企业家、知识分子、回乡大学生为代表的新乡贤力量正在广泛形成,氛围浓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为乡村注入“新血液”,成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有条件的村,建议设立“乡贤文化馆”,陈列展示本村乡土文化、家风家训和乡贤风采等内容,图文并茂展示榜样的作用,催人奋进,尽显乡村文化风采。

  想方设法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依托市场主体,主动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好文化品牌与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做好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规划工作,把好建设项目的文化关,鼓励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无论是开展三边、村容村貌整治,还是民宿、旅游项目建设,以及打造各户最美庭院,都要力争做到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例如东镇北逻村、高城水库、镇隆八坊村、朱砂石根山等旅游景区,就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示范点。大力推动实施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艺产品,形成品牌、带动就业,例如一村一品、思贺姑卜茶、怀乡竹编、合水榄雕等。开发民俗表演项目,如合水客家山歌,新宝白话吟唱等。配合扶贫攻坚工作进展,积极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搭乘乡村旅游快车,将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致力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让人们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地域特色。

  振兴乡村文化要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弘扬红色基因文化,塑造优秀家风文化,同心合力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文化为魂的理念,继承、弘扬、延续,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在传承物质文化的同时传承精神文化,以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