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志书年鉴

高州市税务局:全面落实全市小水电安全生产“双主体责任”

2018-06-08 10:55:02 来源:高州年鉴2017

                        水  利

                               【概况】

高州市水务局是市人民政府水行政工作主管部门。2016年度在编45人,其中公务员38人,工勤人员7人。市水务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股、工程管理股、水保农水管理股、财务审计股、规划计划股、政策法规股、水资源管理股、农电管理股等9个股(室);市三防办、市水库移民办挂靠市水务局管理;市水务局直属单位有市供水公司、市水利工程管理处、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市水政监察大队、市小水电管理站、市抗旱服务大队、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市机电排灌管理所、市龙湾水库管理所、市根子水库管理所、市灌溉试验站、市水土保持站等11个事业单位和三角湾水力发电厂、马贵水力发电厂、格苍水力发电厂、大跳水力发电厂、石山水力发电厂、平山水力发电厂、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金银河自来水厂等9个企业单位。

                                【工作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行政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水利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2)拟订水利工作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主要江河的综合规划,并监督实施。(3)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负责拟订全市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方面的论证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发布水资源公报。(4)拟订节约用水管理规范性文件,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主管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5)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订水资源保护规划并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水功能区的划分和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水库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6)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协调市直部门间和全市各镇(街道)间的水事纠纷。(7)拟订水利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对水利资金的使用进行宏观调节;指导水利行业的供水、水电及多种经营工作;研究提出有关水利的价格、税收、信贷、财务等经济调节意见。

(8)编制、审查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组织水利科学研究的技术推广;实施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拟订水利工作的规程、规范并监督实施。(9)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江河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大江、大河、河口和河滩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负责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督。(10)组织、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和村镇供水、人畜饮水工作。(11)组织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负责制定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规划、组织、指导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12)管理监督水利工程(含以水利为主,兼顾发电的水电工程);组织建设和管理大中型水利工程,指导水利队伍建设。(13)负责水利系统的科技、教育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14)管理直属企事业单位。(15)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水利工程建设】

2016年,高州市完成水利投资3.08亿元。建设的重点工程有: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恢复89.0米正常蓄水位淹没处理项目、第二水厂PPP项目、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南山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泗水河防洪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城区防洪排涝加固达标工程四标段、2012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工程等。共修建水陂512座、泵站98座、改造灌区渠道236千米,治理河长45.3千米。同时,全市投资4000多万元,修复水毁水利设施。动员群众开展冬修水利建设,筹资5500多万元,兴建“五小”工程一大批。上述项目,通过采取加强督查、定期通报、倒排工期和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百日突击行动等措施,加快了建设进度,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有效地提高全市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业灌溉保障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依法治水】

2016年,高州市水务局紧紧围绕“人水和谐”目标,扎实推进依法治水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市营造了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水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河砂管理,取缔无证砂场26个,查处违规砂场3个,责令4个砂场暂停生产,依法清理违规卸砂点(斗)26个;四是抓好河道隐患整治,通过茂名市政府的验收;五是强化水事违法案件处理和水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7宗,调解水事纠纷86人次,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六是强化水利规费征收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水利规费征收任务,特别是做好河砂开采权出让工作,河砂开采权出让金收入3057.7万元。

                                【“三防”】

2016年度高州市主要遭受了北部山区严重霜冻、“5·20”强降雨和台风“妮妲”的影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其中霜冻灾害造成损失8.73亿元,“5·20”强降雨和台风“妮妲”直接经济损失4860万元。在高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确保各项三防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全市防洪工程安全,避免人员的伤亡,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全市实现“无一水库垮坝、无一河堤溃堤、无一人员伤亡”的防风抗洪目标,为高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移民】

2016年,高州市水务局切实抓好水库移民工作。一是做好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二是抓好水库移民安居工程扫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三是完成一批项目报审工作。四是认真做好和扎实推进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恢复89米高程正常蓄水位淹没处理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五是全力抓好移民维稳工作,耐心做好全市8万多名移民的工作,想方设法化解矛盾,2016年没发生过群体、越级上访。

                               【水资源保护】

2016年,高州市水务局全面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强管理。认真执行落实《高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高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编制《高州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实施意见》;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审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高州市长坡镇恒顺石场等21个石(矿)场开展了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检查,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二是创生态文明。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除完成纳入示范县项目范围实施的杨郡河小流域及小东江水浸垌小流域等两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外,2016年投资1.3亿元,建设新垌河安山段、黄塘河深镇段、大井河古丁段等6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泗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年底前完成75%。同时,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坚决措施建设和管理水生态环境,创建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

                               【党风廉政建设】

高州市水务局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和水务系统的工作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和“好心高凉”学习教育活动,履行“一岗双责”,全面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依法监督管理,认真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的规程规范,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杜绝工程腐败现象;二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2016年8月开始,在全局开展机关作风“百日整治”行动,全面杜绝“庸、懒、散”现象及各种违纪违规行为,树立了良好水务形象。三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廉政约谈机制,局长亲自对涉及水利工程和砂场承包建设等容易产生腐败或敏感的部门、行业的相关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和有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约谈,敲响警钟。分别于4月6日和9月2日召开了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12月14日召开了党风廉政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市纪委领导作了专题讲座。11月8日,组织全体人员举行廉政宣誓,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四是认真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工作,强化监督,从严执纪,抓早抓小,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了廉洁奉公、热情服务、努力工作的良好风气。

                                【安全生产】

2016年,高州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全市水利行业领域开展全面的安全监督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2016年,共出动检查人员900多人次,检查各类企业及工程参建单位389家,排查各类隐患97项,其中现场整改50项,限期整改47项,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市水务系统2016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

                                【农村水电】

2016年,高州市水务局切实履行小水电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全市小水电安全生产“双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精神和要求,开展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小水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小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市小水电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二是高州市“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三是三角湾电站、格苍电站等10宗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完成机组启动验收和完工验收工作;四是高州市小水电管理站正常开展小水电管理工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