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漳溪河绕村而过,串起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10个村庄,沿途瓜果飘香。岸边,古民居群化身艺术部落,为质朴的村庄增添浓郁的文化气息。不远处的共享菜园、共享果园、共享农房成为“明星”,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我们将围绕‘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十村联动发展蓝图,十村先行,示范带动,共同发展,将全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新样板,推动西河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全省前列。”西河镇党委书记丘武秋说。
联动错位发展,打造漳溪河文旅产业带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2019年,西河镇引入禾肚里公司,依托漳北村山水田园风光,打造田园民宿。1月洽谈,2月动工,签约仅3天,当地政府就为该企业腾出了100亩土地建设民宿。
西河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彼时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当地政府就有了“一村一策、错位开发、串珠成链”的思路,围绕漳溪河,漳溪、北塘、东塘、东方、黄堂五村联动发展。
“为让示范村带动更多贫困村发展,在原来五村联动基础上,我们提出以漳溪河为主轴,紧抓‘绿道联村、文旅联村、产业联村’发展模式,打造‘一带三区十村’。”丘武秋说,以北塘乡村旅游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为依托,西河镇将北塘、东塘、大靖、黄堂、车龙、漳溪、东方、漳北、下黄砂、上黄砂10个村划分为乡村艺术部落片区、乡村人文旅游片区、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片区,串珠成链打造漳溪河绿色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带。
一河联十村,村村互通有无,各有特色。如今,漳溪河两岸,北塘古村落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茶米古道公司、大客汇·乡城品、禾肚里公司、新天泽蜜柚等一批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民宿产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2020年,漳北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艺术活化古村,古民居变文化空间
走进北塘村,“南宋古村·艺术北塘”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时代感扑面而来。
环视村庄,古色古香又充满田园气息,错落有致的民居依田傍水而建。沿着蜿蜒的村道,北塘美术馆、艺术众创空间等次第呈现眼前,让人仿佛置身艺术殿堂。
近年来,西河镇利用北塘古村厚重人文底蕴,用艺术活化古民居,开发打造北塘美术馆、振德楼艺术众创空间等。其中,北塘美术馆设置有艺术展厅、艺术创作区、陶瓷名家工作室、北塘窑、文创阁、美客美庐民宿、紫藤花园等功能区,现已成为集写生创作、文创作品展销、饮食住宿为一体的艺术创作基地。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西河镇引入文化企业,充分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除了北塘乡村旅游区,还规划了张弼士故居旅游区、漳北公学田园综合体,科学划分三大片区,错位发展。”丘武秋说,北塘、东塘、大靖划为乡村艺术部落片区,采取“以艺活村”模式,以北塘乡村旅游区为辐射,大力发展艺术文化体验游;车龙、黄堂划为乡村人文旅游片区,采取“以景旺村”模式,以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为辐射,大力发展乡村人文旅游。漳北、漳溪、东方、下黄砂、上黄砂划为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片区,采取“以宿带村”模式,以漳北公学田园综合体为辐射,大力发展研学、民宿体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