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气爽、丰收喜庆的季节里,一走进省质监局帮扶的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瞬间就能感受到静谧小山村里的“村姑”正在发生变化,道路宽敞了,村容村貌整洁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在不久将来,“村姑”最终将蛻变成“金凤凰”,成为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上午10点,记者坐车跟随省质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来到漳北村饶钟屋,路上遇到不少的摩托车、农用车正奔跑在水泥路上,拉柚子、载货物,在硕果累累的柚子树下,不少村民正在采摘柚果。
贫困户钟瑞昌从树上摘下柚果叫我们品尝,他高兴的告诉记者,今年路通了,柚果运输问题解决了,销路很好。
一千斤或二千斤批发2.5元每斤,今年柚子好卖,我有60颗柚树,收入还不错,仅红肉柚有1万多元,以前在这里摘柚果要用肩挑到下面去,以前有两千斤要摘很长时间,现在车开到柚子园,一日摘一万斤都没有问题,不用那么多人本和运费,一天人工都有200多元,我还种水稻、西瓜,西瓜也好卖,帮扶好,现在收入比以前高很多。
原本通往种植区的道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部分地方的蜜柚只能雇人工挑下山,人工和运输成本高,导致近百亩地形同荒废。
去年,省质监督局驻村工作队驻村后,把解决种植区道路问题作为首要问题。
驻村队队员唐小林告诉记者,730米的道路仅一个月的时间就铺设成水泥路。同时,还开通了长700米的机耕路。仅两条道路就可节省村民大量的运输和劳动力成本。
耕作种植区的黄泥路铺设成水泥路,山地开通了机耕路,不少村民又纷纷回来种植柚子和烟叶,原来荒废的柚园和荒地又重新焕发生机。
村医胡庆初今年便抓住路通、运输成本降低的机会,又承包了一片柚子园。
自己种四、五亩地,今年的柚子很好卖,网购特别火爆,外省红肉柚8元一斤包邮,省内红肉柚6元,白色的4元,省外白色6元,这块地今年不是我的,明年才是我的。
贫困户饶高志也扩大种植柚子和烟叶,再加上扶贫单位的帮扶,今年也实现了脱贫。
扶贫组给了那么多钱,上半年和下半年小孩读书都有钱发,还有肥料,医保不用自己购买,烤房也支助我,今年烟叶收入1.5万元,柚子6000多元,以前烟叶采摘要送给别人烤制,一斤3加工费,种了四亩地有1200斤烟叶,现在自己烤,除去购煤3000多元,可赚回一半。
经过驻村工作队一年多的努力,漳北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村里有1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13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预计将在今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扶贫单位出资200万元入股电站每年可为该村带来固定收入20万元。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漳北村的新农村建设也加快了,驻村干部林圳腾告诉记者,现在依托周边的蜜柚果树建设集休闲、种植、农旅等功能于一体的蜜柚公园,计划下月底前建成开放。
而漳溪河漳北村段河堤已重新修整,还正在着手建设河滨绿道等等,全村正全力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渡头、饶钟屋核心区已基本完成。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省质监局计划投入1000万元帮助漳北村脱贫和建设新农村,加上地方政府拟投入2000万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今年底前漳北村有望实现美丽变身。
漳北村的基础打好了、产业发展了、村子变美了,届时,小山村的“村姑”将蛻变成“金凤凰”,村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