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梅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对民宿定义、基本要求、申办程序和时限、工作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标住宿业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OTA平台统计,梅州目前有民宿234多家,民宿业已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
《细则》正式施行后,梅州市民宿管理将遵循“政策引导、属地统筹、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原则,简化流程,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梅州民宿产业有序、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据悉,禾肚里稻田民宿是梅州市首家依据《细则》进行20间(套)登记的民宿。禾肚里稻田民宿位于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该民宿由一座已停办小学改造而来。
漳溪河顺流而过,民宿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以大埔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为载体,以稻田、溪流、蜜柚、特色文化等为主题特色,改造成别具风情的田园民宿,其中有20间(套)民宿客房、容纳2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木棉餐厅、稻田观景栈道、游泳池、游客服务中心、农耕体验区等功能配套区。
“这个《细则》是梅州给当地民宿人的红利、大礼包,规范了梅州民宿市场、合理放宽民宿准入,明确指导民宿日常运营管理,是个非常好的指导性政策。”禾肚里稻田民宿创始人郑春桃表示。
作为民宿运营者,郑春桃认为《细则》对民宿运营起到了一个决定性作用。“2019年广东出台了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当时梅州没有出台市级的,我们只能通过参照省里的办法,先行先试走过两年的时间,这次梅州的民宿实施细则出台,对助推梅州民宿发展有决定性作用。”郑春桃说。
“《细则》为梅州量身定做,对利用围龙屋、四角楼等特色建筑或者其他条件开办的民宿,在符合相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放宽至不超过20间(套)。”郑春桃说。
近年来,梅州民宿蓬勃发展,除了自身优势,离不开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落细落小落实的具体措施。
早在2015年,梅州印发《梅州市鼓励扶持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证照齐全的每户民宿一次性补助1万元。
针对民宿审批难的问题,2016年,梅州专门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梅州市民宿(乡村客栈)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梅州市民宿(乡村客栈)管理办法(试行)》《梅州市民宿(乡村客栈)星级标准与评定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对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保障民宿的相关服务质量。
2017年,梅州修订了《梅州市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对被评定为五星、四星、三星级民宿的,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万元、8万元、3万元。
今日,梅州实施民宿新规,这些制度规范为梅州民宿经营和监管提供指引和依据,为梅州民宿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利于规范梅州民宿经营管理,保障旅游者与经营者合法权益,盘活城乡闲置资源,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全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