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镇作为我县农业重镇,自将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5个行政村连片建设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点以来,村民们纷纷表示如今家乡建设的更美了,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民居村舍俨然,景区花草树木迎风吐绿。道路整洁宽敞,这就是记者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西河镇的第一印象。作为农业重镇,不少村民反映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在项目的带动下西河镇各个村庄不仅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同期声——采访村民(耕田):(现在西河镇北塘村打造的如何)文明村、旅游村这样(会更漂亮吗)那比以前漂亮多了,环境也好多了。(现在经济收入跟以前相比更好吗)那比以前好多了,各方面都是(家里最主要经济收入有哪些)我主要是种菜,菜农种菜卖还有农田做工)】
【同期声——采访北塘村村支书: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北塘村发生巨大变化,各项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个成绩是来自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村两委干部上下齐心和取得广大群众大力支持。今后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密切配合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发挥中坚力量提供保障,把北塘村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都专门聘请了保洁员每天打扫卫生,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乡村旅游景点。】
【同期声——记者李欣:都说村容整洁是一个村庄文明的窗口,来到西河镇我们就发现这边的建筑都非常统一美观,你看他们的招牌都是由古木金漆,非常古色古香。再看看我身后的道路是非常整洁,根本看不到一点垃圾,这也是我们今天发现的一个亮点。】
环境变好了,道路干净了,心情也舒畅了。除此之外,文化广场、黄堂村滨水公园步道、金丰溪河流整治、西河大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大大改善西河镇的人居环境。
【同期声——采访村民:自从新农村建设在我村实施以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更加整洁,门口小路原来是黄泥路,很脏,下雨不好走,现在换成水泥路,下雨天老人孩子走路很方便,也不会打滑了。村里也装了点灯,加上法治文化园的夜光景很好看,很多亮的电火。上下三村黄昏的时候来散步,村庄更加美丽。】
【同期声——采访村民: 以前要挽起裤脚,黄泥到处是,走都走不了。现在还好政府现在建设好了水泥路 ,拖拉机、收割机可以出去,村民收割稻谷不用那么辛苦,说明政府对我们北塘村支持很大。】
【同期声——采访村民:高速路口就在黄堂村,路口接通村道扩大一半 ,路灯也安装好了,对面的金丰溪河堤也建起来了,溪南的水田也不会浸水了,感谢政府关心】
【同期声——采访村民:到现在来说去年冬到现在来说我们黄堂村一个坑原来很高的,疏坑现在疏到溪边。今年内几次很大的洪水都不会浸到人家的房屋,这个就大大改善。第二个周边的地方基本被镇上租下来搞新农村建设绿化,搞环境绿化。还一个是对面的氧化塘已经搞好了,下面这条路一直接接到河堤,接到张弼士故居那边,下来的交通非常便利,东南西北哪里都能去。下面对周边村民的生活环境带来非常好的,下面新农村建设设计规范化后我们都感受非常大,感觉十分好。】
“要致富,先修路”。自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西河镇在一批团结、务实,有凝聚力的西河镇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建设了一大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同时,西河镇农民开展广泛的民主管理,共同建设美丽村庄。
【同期声——采访西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育锋:按照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我镇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5个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实现村民理事会全覆盖。“便民服务中心”是解决群众民生等问题时的关键步骤,方便了镇村干部更好地了解群众情况,倾听群众诉求,让干群“零距离”接触,也为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树立了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今年以来,我镇共组织了村民理事会专题学习培训和座谈会8场次,拨出奖励金5.2万元。不使用行政手段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加快完善村民理事会组建,健全村民理事会运营机制,让村民理事会在村事务管理、矛盾化解、资源整合、提高村民积极性和村集体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村民自治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