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北村一系列喜人变化的背后,是标准化和示范村建设的支撑。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发挥标准化、质量监测、知识产权等专业的监管技术规范力量,打造标准示范区,打造扶贫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现当地村民稳就业稳增收。
漳北村总面积403.2公顷,耕地945亩,森林覆盖率达71.5%,主要种植蜜柚、烟叶、水稻等。根据漳北村的实际情况,省市场监管局帮助漳北村升级传统产业,进行标准化打造,提质量造品牌。同时引进新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
【同期声——采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驻漳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蔡若夫 漳北村的产业可以分为两个或三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产业,主要是种柚子、种香米、种烟叶、种西瓜和种玉米。这些传统的产业就帮他们升级,走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的路子,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种植、管理、加工,而且我们正在申报国家的地理产品保护这个国家名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塑造产品的品牌,帮助他们成立企业,优化企业管理,升级传统农业产业,优化结构。第二个方面,就是引进一些新的产业,比如说旅游业、民宿、共享民居,能够充实产业结构。第三个就是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坚决走市场化的路子,帮他们多找一些订单,打开渠道,引入一些合作企业,发展加工厂,使他们有客户基础、渠道资源,有生产加工发展的方向。】
碧桂园参与帮扶漳北村后从硬件设施入手,在原有帮扶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产业架构。结合漳北村实际需求和正在发展的蜜柚产业,碧桂园与省市场监管局协作,在漳北村委会旁边建起扶贫车间,同时满足电商、快递服务、邮政存储、货物展销等功能的需求,为村里青壮年回乡创业发展提供办公场地。
【同期声——采访碧桂园扶贫专员 易德育 更多的还是把基础性的做到位,为当地的返乡创业青年创造一个工作平台,比如说扶贫车间建好后,我们移交给当地,那些有能力的青年回来后,他们可以在这个办公楼从事工作。扶贫车间还可以用于仓储、物流,还有淘宝入村、快递入村,甚至以后可以作为直播销售间,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等等。】
沿着漳溪河一路向东是位于漳北村独具特色的禾肚里稻田民宿,游客可以在这里住民宿、观稻田,看客家围屋、尝客家美食、逛田园乡村。2019年,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引入禾肚里公司,打造具有漳北特色的原生态民宿,不仅带旺了村里的旅游人气,还帮助不少贫困户及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同期声——采访禾肚里梅州区域运营总监 张勇 我们禾肚里以农耕主题为特色,服务员都是本地村民为主,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把她们的农副产品变成我们的旅游商品,解决了他们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上的忧虑,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建设美丽家乡。】
产业升级、引进新产业、发展文旅产业……这一系列举措也为漳北村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就地就业,并带来稳定收入。
【同期声——采访漳北绿之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文员 张海婷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这边在招人,然后就来了这里工作。离家近,这是最好的一个(好处),都是家里人,交流起来比较方便。扶贫车间卖的都是我们的农业产品,做了这个工作才知道我们有那么多农产品可以往外销售。】
【同期声——采访西河镇禾肚里稻田民宿前台接待员 李小娴 我是五华的,之前在北京上班,后来因为有了孩子,前年下半年回来这里,就想近一点找份工作,既能上班又能带小孩。像我们这里上班的基本都是在家带孩子或者家里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去外面上班的,在这么近的地方就业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也带动了我们一些农副产品的销量。】
省市场监管局也致力让更多贫困户走上劳动岗位,曾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教授养老护理、新生儿护理、清洁与收纳等,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同期声——采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驻漳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蔡若夫 要让他们有好的就业必须要有好的技能,过硬的招牌。我们会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培训,比如前期组织的高级家政师的培训,60个人都拿到了高级家政师的资格证,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到珠三角去当月嫂、养护员、育婴员。下一步我们还会办厨师培训班,还有很多其他的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