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南口镇车陂村的无花果基地看到,大小不一的青色或红黄色的无花果分布于枝叶下方,长势喜人,搭配着葡萄、火龙果、百香果等多种水果,该果园吸引了不少观光采摘的游客。
车陂村村民 刘阿姨: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了,家里闲的时候就来这里做工,每天都有十分多人来采摘。
游客 李女士:我来过几次了,每一个月都要来两三次。他的水果好吃,品质比那些超市卖的还好。
近年来,车陂村盘活南源世第的资源,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积极开发农耕体验、观光采摘等特色农旅产业,使闲置劳动力和土地实现升值。
南口镇车陂村支书 饶坚昌:南源世第是以家风家训文化来打造的,依托它的文化也带动我们村民素质的提高,带动旅游产业,村民家里闲的时候还可以来这里务工或者通过出租土地,增加收入。
在炎热的三伏天走进石扇三丫农场的香水柠檬基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种植香水柠檬的第二年,农民张雪梅迎来了丰收,销售订单不断增加。
石扇镇新型职业农民 张雪梅:现在梅州比较多人接受了,珠三角、潮汕那边销路比较广,反响都不错。
随着销路的打开,香水柠檬的发展后颈也显现出来,在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张雪梅开始摸索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希望带动更多乡亲增加收入。
石扇镇新型职业农民 张雪梅:刚开始他们就拿几棵苗,后来看到我能销出去,他们也就比较有信心了,包括有些村的扶贫项目,我们也有合作,发苗给他们种。
赶在夏季新长出来的嫩绿茶叶变老之前,洪进祥带着“采茶专业队”穿梭于石坑镇的各个种茶村,采茶、收茶。
石坑镇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由于技术革新速度缓慢、受其他新兴市场冲击等原因,近些年,石坑茶逐渐衰落,世代相传的“暑茶”制作技术几近失传。为传承祖辈制茶手艺,增加茶农效益,洪进祥决定带头重制“暑茶”。
石坑镇礤梅村茶农 洪进祥:我们石坑镇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有600年以上,我上一代人还做暑茶的,现在看到很多的茶叶没有拿来制茶,觉得十分浪费资源。我就想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增加其他茶农的收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发展的当下,梅县区不断探索富民兴村新思路,健全文化引领、观念引导、技能培训等“三农”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雁洋的金线莲、水车的鹰嘴桃、荷泗的红梨、梅南的莲藕等优质产业茁壮成长,并发挥出“头雁效应”,梅县区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技人员 廖国英:除了种柚,我们还可以种柠檬、无花果、百香果、火龙果等市场上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我们可以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的去种植起来,使农户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