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梅县区库 > 新闻报道

《呵护“两山理念” 点亮“客都明珠”》系列报道三 城东玉水村:秘制“一道客家菜” 蝶变“广东厨师村”

2020-10-27 11:02:27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金泽:老板你现在在做什么?

  厨乡农家乐 朱新琼:在准备晚上两、三桌客人的食材。

  记者 李金泽:今晚打算怎么煮这些菜?

  厨乡农家乐 朱新琼:牛尾巴就用来红烧,牛头用蒸,牛鞭用煲,牛排也是红烧。

  10月27日下午4点多,在城东镇玉水村经营农家乐的朱新琼便开始在厨房忙起来了。他告诉记者,今晚有专门从市区来他店里吃饭的客人。

  朱新琼以前在外务工,随着“玉水厨乡”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回到家乡开起了农家乐。朱新琼说,虽然农家乐地处乡村,但仍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大大提高了他的收入。

  厨乡农家乐 朱新琼:纯粹这家小店每年就有5—7万元收入,我还有农场养猪、养鸡、养鱼,还种了果树,一年有二三十万的收入。

  朱新琼的产业发展成效是玉水厨乡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玉水村有200多人外出做厨师,年薪20万元以上的厨师逾百人,餐饮服务从业者人数超千人,一年带回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此外,为深化厨乡品牌,玉水村还引进广东省小蛮牛公司,通过规划发展娱乐、民宿、饮食等一体化产业,探索构建现代化厨乡田园综合体。

  广东小蛮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杨扬:以餐饮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农业,包括餐饮餐厅、特色种植、养殖和其他观赏性的作物,是客家菜师傅工程的一种延伸。

  玉水村支部书记 郭国青:接下来主要往民宿、种养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中,年底可以装修完毕,明年3月份正式营业。

  从昔日千疮百孔的“煤矿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厨师村”,近年来玉水村在厨师产业的带动下,深入推进客家菜师傅培育,发展“厨乡玉水特供”生态产品,推动厨乡旅游,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可持续的绿色致富路。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