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梅县区库 > 新闻报道

节气变化易引发多种疾病 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关键

2020-08-28 11:18:54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来到了梅县区中医院,看到就诊中医、开中药的人比起以往来说多了不少。询问之下,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时节开始觉得身体有恙。

  患者:就是膝盖有点痛,听别人说过可能看中医比较好。

  患者家属:我自己比较湿热,小孩子的话主要是脾胃,我小孩也是脾胃比较差,吸收比较差,会过来调脾胃,然后小孩子一般在现在这个季节容易感冒,我就比较喜欢中药的穴位贴敷,他吃了药会全部吐出来,然后我一般都做贴敷,帖两天效果很好。

  医生表示,气温高、气压低和空气湿度大,这些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体质较差的人就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脾胃等方面的疾病。

  主任中医师 管瑞文:因为是这个季节本身的特性,主湿主脾胃,就比较容易出现脾胃的病变,也影响消化功能。

  此外,近期的天气较为炎热干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游泳池游泳,但如果某些泳池的水质不达标,再加上自身抵抗力较弱的话,细菌性感染就会经常性“不请自来”。

  副主任中医师 蓝梅彬:因为这段时间气候比较炎热,急性结膜炎像是游泳之后细菌性感染的比较多,然后是中耳炎,中耳炎属于热症。

  成年人在这种季节都要严加防范,小朋友就更是如此了。据了解,每逢在节气变换的时候,不少小朋友会因为难以适应天气转变而变得容易生病。

  住院中医师 陈晗:一般节气的话会比较容易生病,因为节气是气候交替,过这个关会比较难,抵抗能力好的话,他就不容易受影响,如果抵抗能力差,天气一突变适应不过来他就生病了。

  据了解,初秋高发疾病大多源于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市民们如果要治疗和调理,一定要“因人而异”和“对症下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特别注重在免疫力上下工夫,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可以较为轻松的应对节气的变化。

  主任中医师 管瑞文:像这样的季节还是要着重于健脾化湿,甚至有些还要温中化湿,这样去调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很多人以为除湿是一样的,但如果是气虚型的清热除湿的方式就不适合。

  住院中医师 陈晗:年龄越小,饮食要越单一,越容易消化才行,因为如果急着加营养的话,脾胃负担不过来,加进去的营养,反而变成负担就不好了。

  副主任中医师 蓝梅彬:免疫力低下在中医上解释就是属于气弱,血弱,气弱一般就属于肺表,肺表不固,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像这样的天气,可以用黄芪适当食疗,用来煲骨头烫也可以,然后平常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建议用以前的老方,玉屏风散的组成部分,黄皮、白芍、防风间隔服用,达到益气固表的作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