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洋镇中心小学是梅县区投入1.4亿元兴建的一所新学校,学校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新增1500个优质学位,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让课堂教学更方便、更智能,助力提升梅县区乡镇教学质量。
雁洋镇中心小学校长 肖任泉:新建后学位供应充足,校园面积是之前的三倍多,校园环境也更加优美了。现在我们学校有20个教学班,60多名教师,近千名学生。
近年来,梅县区加大投入,完善各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留住辖区生源,减少城区压力。此外,为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梅县区两年内筹集3亿元,投入到德兴小学、扶大宪梓中心小学、梅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扩建及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建设,并鼓励兴办民办学校。
梅县区教育局局长 冯治山:三所学校扩建以后可以解决6000多个学位,同时我们还鼓励民办学校,目前城区的民办学校正在办手续的有三间,意向的有两间。通过公办和民办,两边一起发力,我们学位紧张的问题可以有效缓解。
同时,梅县区还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通过抓好中小学质量监测与绩效挂钩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区管校聘” 管理改革,优化师资结构,激发教师动能。同时,还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优质品牌效应,由强校带弱校,完善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推进全区教育资源合理再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让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
梅县区教育局局长 冯治山:对梅外来说,不但有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儿园,然后附属学校还有一个富力城小学,这就是利用梅外的品牌走集团化办学道路。其实我们民办学校,包括华师华业外国语学校,它也是走集团化道路,充分依托华南师范大学的资源来办高端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