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梅县区库 > 新闻报道

梅县区:创新驱动 促传统渔业转型升级高效发展

2019-10-16 15:14:14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在畲江镇的一家养殖基地看到,该基地已告别传统的养殖方式,引进了先进、环保、高效流水健康养殖模式。

  记者 李小冰:我现在是位于畲江镇衫里村,眼前是梅州市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高产高效健康流水养殖基地,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8个这样的长方形池子,叫做鱼跑道,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鱼跑道比普通鱼池的养鱼密度密集得多,技术成熟的时候一个一百多平的鱼跑道可养殖8万斤鱼,这是一种在梅州、乃至全国都属于一种比较新的养殖技术,叫做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

  梅州市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吴永全:2017年我们正式筹划,在确保前期环保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在今年五月份开始投产,投放的鱼苗的生产速度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预计十月中旬到下旬左右就可以收鱼。

  据介绍,池塘工程化逆循环水养殖也称健康流水高产高效养殖,通过特殊的鱼槽设置,配备先进的设备,可以达到高度密集高效养鱼,且能有效利用废水发酵成肥料,用来灌溉植物,实现环保、高效发展。

  梅州市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吴永全:我们现在鱼塘里面养的鱼,生产出来的废水,我们都没有外排,都是直接抽取到我们旁边所建的三个污水处理池和燥气池里面,还有鱼粪便和吃剩的饲料,我们都会抽取到沼气池里面发酵,生产出来沼气供旁边的住户使用,剩下有机肥我们也跟旁边的几家小型的种植公司有合作。

  而在雁洋镇的宝丰生态养殖基地,老板李保华正在通过手机查看鱼苗的生长情况。

  梅县宝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李保华:我可以在手机上看水库的那个鱼吃饲料情况、病态的情况,还有像这个增氧机,我可以根据监控视频,去观测鱼缺氧的状态,在远处直接去用手机去控制他的开启跟关闭。

  李保华从事养殖二十多年了,近年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智慧渔业发展道路,利用科技的力量减少人工成本,实现了高效发展。

  梅县宝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李保华:捕鱼方面采用吊网捕鱼、投料机、增氧机、还有远程监测等都基本上都购置了个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整个鱼塘200多亩,我就请一个工人在那里操作。发展科学养殖后,产量提高了,病害减少了,我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上来了。

  近年来,梅县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推动传统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渔业高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梅县区水产养殖面积达43588亩,占全年计划养殖面积的96%,水产品上市产量达1.41万吨,产值达1.55亿元;同时,水域生态不断得到修复,渔业与环保事业协调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梅县区农业农村居渔业发展股 赖春涛:我们对养殖仪器进行改良,通过手机、电脑视频监测鱼的活动情况,引导稻鱼共生,或者甲鱼跟水稻、莲藕和泥鳅、螃蟹等等多种形式发展立体种养模式,使渔业效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