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新闻报道

梅江区:保护历史文化 延续城市文脉 古城“活”起来 老街旺起来

2020-10-19 19:47:21 来源:梅州市广播电视台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诗画梅江,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激活老城魅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的梅城老街变得更美、更有韵味,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漫步中华街、泰康路、凌风路……红红火火的灯笼、独具风情的骑楼、满街飘香的美食……这里是江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承载了许多人文历史和老梅城记忆的地方。问起当年老街的繁华景象,不少老梅城人都打开了话匣子。

  【市民:我三四岁就搬到泰康路,在这里长大的。那时候泰康路往前走就是电影院,再往前走一点就是华侨戏院。所以晚上他们都去那边(看电影),华侨戏院有演戏就去华侨戏院。最繁华的当然是凌风东路、凌风西路,卖的东西比较齐全,是最繁华的。电影院放完的时候就是人挤人,很热闹。9点半第二场电影结束的时候整个泰康路都很热闹。】

  【市民:以前是很繁华的,这里到尧上、南口都是必经之路。这条街到辅庭路那边都是比较繁华的。春节的装饰品、春联那些大家都会买,集中在这个地方,各乡镇的都来这里,十分繁华。】

  在大家的回忆中,几十年前老街热闹非凡的样子被勾勒了出来。江北老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座座古屋名居,传递着千年街坊古韵;条条老街深巷,富有诗情画意,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

  【市民:这里是最主要的街道。文保路也是人名,每个路名都是有意义的。】

  1994年,梅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梅江区江北则拥有梅州最具代表性、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古迹。梅江区珍惜和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7年8月,梅江区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工程,在保留百年骑楼建筑群原貌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微改造”的城市提升模式,梳理城市历史脉络和人文资源,经过保护提升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唤起了无数人的记忆,那些弥漫着历史醇香传统文化、古民居、老行当等等,焕发着灿烂的光芒。

  【市民:现在老城变化很大,建筑各方面焕然一新。走过来感觉很舒服。】

  【市民:变化十分大,十分好,大家都十分高兴,特别是晚上,很美很好看,过年气氛就更好了,张灯结彩。】

  【市民:每条街道都很好,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灯笼,很高兴,非常好,感谢政府。交通秩序都很好,停车都很规范。】

  【市民:现在就漂亮了,来老街旅游的人很多,为政府点个赞。】

  梅江区在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的同时,大力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今年7月,梅江区在中华街建设了红军名将朱云卿革命事迹陈列室,将其打造成集革命历史教育、党史培训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学习基地。

  【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  解说员 刘烨:因为朱云卿本身就是这里人,他出生在城西的老庙巷,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包括后来他参加了革命以后,他也在红四军挺进东江的时候,曾经作为参谋长带队来到梅州地区。来到这边以后,因为他家人也是开店铺,所以他从家里人的店铺里面拿来衣服、鞋子,送给红四军的战士们,作为补给。】

  接下来,梅江区将加大力度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留住“老城老街老巷子”的老城记忆,同时结合攀桂坊、望杏坊“一城两坊”的升级改造和传承保护,让古城“活”起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