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新闻报道

扶贫路上开启化蝶之旅 梅江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2019-07-26 17:08:34 来源:梅州日报

  ImageFetcher.jpg

 梅江区西阳镇双黄村一景,塑料大棚为扶贫产业项目——葡萄采摘园。


ImageFetcher (1).jpg

  广东瑞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梅江区西阳镇太平村发展台湾水果种植,带动贫困户增收。


ImageFetcher (2).jpg

梅江区西阳镇双黄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楼顶发展光伏扶贫发电站。


ImageFetcher (3).jpg

广东尧圣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监测APP可以清楚看到贫困户的光伏发电情况。


ImageFetcher (4).jpg

光伏扶贫发电项目。(以上为高讯 钟小丰 江婵 摄)


       自2016年以来,梅江区在扶贫路上开启“化蝶”之旅,通过多样化产业扶贫、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等系列举措,助力全区贫困村和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目前,梅江区共有10个省定贫困村,均在西阳镇,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755户1513人。全区达到“八有”脱贫标准的有734户1449人,脱贫率达97.21%。

  产业扶贫

  增强“造血”功能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做好产业帮扶项目落实,梅江区通过发展“短、平、快”农业种养项目,加快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步伐。10个省定贫困村依托各扶贫单位优势,积极对接实施产业帮扶工作,引进了一批“造血式”扶贫项目。

  在西阳镇,省定贫困村双黄村集约土地建设葡萄采摘园;新联村引进省农业龙头企业广东侨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木耳种植特色产业;北联村成立枇杷专业合作社并搭建电商平台,保价收购、统一包装、网上直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莆田村发展种植早造优质水稻;桃坪村发动贫困户租种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业;塘青村致力于提升“塘青金柚”品质,并逐渐打造成为“一村一品”……

  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能接地气。广东瑞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西阳镇太平村,是梅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当地集约了近60亩土地,引进种植台湾百香果、无花果、水果玉米等新品种。来自台湾的该公司负责人陈周利向记者介绍说,他在梅州种植的水果都是农民容易接受的新品种,且种植技术也不会让农民觉得“高大上”。就水果玉米而言,虽然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个新奇的水果,但它与普通玉米的种植技术并无差异。基地的设立,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台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梅江区地处梅州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该区10个省定贫困村以外的分散贫困人口占了57.9%。瞄准这点,梅江区重点落实好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教育资助、金融扶持等“九到户”工作。如城北镇统筹专项资金,让该镇有劳动能力的分散贫困户参与镇经济联社下属的优质企业——干才水电站的入股分红,贫困户每户每年可稳定增收1100元。此外,该镇还促成贫困户与梅州市尚上升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石斛种植协议,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帮助贫困户获取稳定的收益。

  “阳光屋顶”

  促进稳定增收

  光伏扶贫是目前梅江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2019年3月,梅江区扶贫工作局与客家村镇银行、广东尧圣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客家村镇银行分别签订光伏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书,开启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机制转变。通过“政银企”合作项目,为符合安装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建设8千瓦的光伏电站,建设资金由客家村镇银行办理按揭贷款,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三年全额贴息,本金在每月售电收益和补贴收益中扣除。

  盛夏,西阳镇太平村的蔬果、兰花、民宿等扶贫产业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显生机;在村民自家屋顶上,光伏电板尽情吸收阳光,产生电能,成为贫困户的“阳光存折”。“2018年,太平村的贫困户31户7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为贫困户安装光伏电板,也是防止返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平村委会委员吴海峰介绍说。

  “按照每度电0.638元的收购价计算,政府贴息、农户还本后,项目每年可以为每户贫困户增加3000多元收入。由于光伏发电产生效益快、收益稳定、风险低,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张任松是广东尧圣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指着公司的光伏发电智能监测APP告诉记者,通过APP可以清楚地掌握贫困户的装机容量、当天发电量、累计发电量等情况,贫困户也可以在手机上安装这个APP,随时了解自家光伏发电情况,计算收益。张任松举例说:“你看,从2019年6月初至今,太平村最早实现并网发电的贫困户,现在已累计发电2400多度了,时间不过短短1个多月。”至目前,全区有意愿安装光伏电板并申请贷款的有74户,45户贫困户完成了光伏电板安装,实现并网发电。

  与太平村相邻的西阳镇新联村,也是省定贫困村。得益于“631”扶贫专项资金支持,新联村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1户58人入股光伏扶贫项目。“以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菜和做短工,现在我管理着8分地的鱼塘,村里发放了鱼饲料,为我减轻了一些负担。光伏发电项目则让我多了一份收入。”2019年54岁的丘汉秀是新联村的独居贫困户,他的家中放置着许多劳作工具。他说,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好了起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后,他还坚持在田间劳作,通过自食其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精准帮扶

  激发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凝聚着坚守一线、担当作为的广大扶贫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从大城市的机关单位到地处偏远的农村基层,广州对口帮扶干部自2016年以来深耕基层,带领贫困村群众拔“穷根”、争项目、谋发展,不断激发村庄的内生发展动力,扶贫效果显著。

  李钟志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驻西阳镇双黄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为了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总目标,结束了为期三年驻村扶贫工作的李钟志,主动申请再驻村两年,帮助双黄村的贫困户彻底“拔穷根”,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驻村三年让我深深爱上双黄村这片土地,我想坚持到底,完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谈起“续驻”原因,李钟志满是感慨。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梅江区教育局的共同帮扶下,双黄村投入资金到西阳镇经济联合总社进行入股分红,在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楼顶发展光伏项目,引导村民入股梅州市双黄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建起了一个12亩的葡萄采摘园,这些产业扶贫项目预计每年可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也可以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还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收入约3万元。2018年底,双黄村贫困户26户59人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户平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年增长率为29.4%。双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的3.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万多元,2019年有望突破30万元。

  2019年和2020年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宝贵的驻村锻炼机会,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把握机会,撸起袖子加油干!”李钟志在微信朋友圈细心地记录着贫困村的点滴变化,分享驻村心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扶贫路上砥砺前行,成为广大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有广大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昔日贫困村迸发出内生动力,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更有奔头,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江婵 曾仕谦 钟伟才 张海棠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