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新闻报道

梅县区创新方式解决农村拆旧建新难题——地票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2018-01-06 16:45:08 来源:梅州日报

  在梅县区桃尧镇松林村,一台隆隆作响的钩机,几分钟就推倒了一排残破的土墙。“以前这是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猪圈,刚开始村干部跟我说要拆掉,我不大愿意。现在地票明确了权属,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村民张斯株说。在梅县区各村,还有许多像张斯株一样支持“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村民。这项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得益于梅县区推行“地票制”。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群众对土地权属的确认有疑惑。为此,梅县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进村调研、论证,并积极探索,最后才有了地票这一成果。”梅县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地票是发放给村民的“清拆承诺及证明书”,是对村民清拆后的土地权属给予认定的证明。对同意拆除的,采用统一丈量,做好每一户的四址指界和登记确认工作,然后统一公示。

  地票是新事物,推行之初,仍有部分村民心存疑虑。各村干部拿出示范表,耐心向村民们解释,地票上不仅标注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并注明房屋、茅房、猪牛栏、地坪、空置地等清拆类型,以及面积、拆除前后照片、四址地图等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成立了4个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开展宣传和协调工作。同时,为让村民更了解‘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进度、新农村规划等信息,镇里还联合电信部门搭建了信息平台,村民只要打开电视就能查询本村信息。”大坪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钟慎良说,现在越来越多村民理解并支持“地票制”的实施,有的村民还主动让出土地、帮忙协助清理卫生死角。大坪镇镇长邹其森也为“地票制”点赞:以前一些村里旧屋众多,废弃猪栏、茅厕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卫生死角。实施“地票制”一方面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快速解决农村土地征拆问题,另一方面也便于为新农村建设腾出空间,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村庄规划建设。

  针对拆除后土地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的问题,梅县区规定,清拆出的土地要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做好整治后的综合利用。其中,一部分土地将栽种花草绿树,一部分土地在征得所有人同意后,兴建一批休闲广场或活动中心,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下一步,我们打算建设一个美丽小区、拓宽一条道路、建一座小广场或公园以及复耕一片土地。”桃尧镇麻坝村党支部书记张顺才说。

  目前,梅县区已发放清拆地票(凭证)778张,清理村巷道、乱堆乱放1694处,清理沟渠池塘264处,拆除危旧房2799间、97965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76处、2776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687处、3910平方米,完成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599宗,拆除后复绿68处、12550平方米。自推行“地票制”以来,梅县区党员、村干部、村民理事会成员等带头先清先拆,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让“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得以快速推进。


作者:郑炜梅 曹优生 刘洪桥 王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