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梅江区以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为抓手,着力优化乡村发展环境、激活自然人文资源,努力将乡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产业兴旺发展、群众幸福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该区区直及市属驻区单位党组分别与117个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共梳理谋划了一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在内的惠民项目;全区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成功帮助近千户家庭实现脱贫,成效良好。
通过结对共建
增强基层力量
梅江区三角镇梅塘村,这个毗邻城区的乡村在日渐繁华的江南新城中“偏居一隅”。狭窄的村道、老旧的民房、落后匮乏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周边高速发展的城市形成强烈反差,但其盛产的杨桃以独特的香甜口感受到群众的喜爱,在周边地区经常能看见村民挑着一筐筐新鲜杨桃售卖。2018年3月,梅江区委区政府办公室按照部署要求,与梅塘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帮助该村整合资源、完善规划,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由此拉开了全区结对共建活动的帷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富不富,关键靠干部。乡村的振兴发展,需要的是前瞻性的规划,需要的是一支有思想、有闯劲、有担当的村“两委”干部队伍。为此,梅江区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中抓住“领路人”这个关键,通过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从而在推动发展中增强群众向心力。参与结对共建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帮助结对对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交通、水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等,全面优化乡村发展环境,为群众奔康致富创造有利条件。目前,该区结对共建活动共召开了座谈会200多场,收集整理基层意见建议400多条,发展思路初步形成。
人居环境整治
推动乡村变美
“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感受田园生活,带旺了农村的人气。”西阳镇茥竹村的李叔说道。茥竹村,这个省定贫困村因地处偏僻且缺乏特色产业支撑,一直不为人知。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及各级有关部门充分依托该村群山环绕的良好自然生态,以环境整治作为切入口,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并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花生、番薯等农作物种植,多管齐下让该村“改头换面”。如今,茥竹村舒适惬意的田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笔者在走访该村过程中,不时可见市民拖家带口前来游玩,返程时不忘带上几斤原生态的花生等农产品。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基础的要素。该区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把全面优化乡村卫生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抢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城管体制改革契机,整合力量、统筹资源,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有序开展。2018年以来,该区共清理辖区各村巷道及乱堆乱放、杂草杂物、池塘漂浮物等近4万吨,拆除危、旧、弃房及乱搭乱建、违规广告牌等近2万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2000多宗,乡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下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划特色产业
决胜脱贫攻坚
集约闲置土地资源发展葡萄产业种植、挖掘千年渡口故事重塑客家人文风情、传承红色革命传统活化历史资源……在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梅江区西阳镇双黄、北联等省定贫困村全面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大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下,立足自然资源禀赋,谋划产业落户发展,掀起了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热潮。环境整治的纵深推进、产业规划的日趋完善,改变了这些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面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不让一户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掉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该区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在谋划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支撑点上出实招、见实效,努力培育贫困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此过程中,该区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科学研判分析贫困村发展的优势劣势,争取对口帮扶及各级有关部门支持,深入挖掘各村的自然生态、红色历史、人文古韵等方面资源,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引导农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目前,该区帮助省定贫困村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农家乐等增收项目,并围绕蔬菜、枇杷、茶叶等特色产业,推进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及2个家庭农场建设,共完成近千户贫困群众脱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