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新闻报道

蕉岭县三圳镇积极引进农企盘活资源助力产业发展
技术能手任经理 农户签为合伙人

2018-04-02 11:28:02 来源:梅州日报

ImageFetcher (1).jpg

客家农夫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的工人们正在采摘包菜。(连志城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蕉岭县三圳镇招福村村民钟志平从早到晚一直扎在蔬菜基地里,检查指导蔬菜种植。他是该镇家喻户晓种植、销售粮食、蔬菜的能人。2017年,“60后”钟志平在“90后”刘威的力邀下,出任位于三圳镇九岭村的农业企业“客家农夫”技术经理。

  像钟志平一样,在基地上班的村民还有20多位,而在其他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上班务农的村民还有很多。这样的改变,与三圳镇涉农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密切相关。

  在蕉岭县三圳镇,当地镇村仅用短短5年时间,引进投资涉农经营主体就达55家,而1991年至2012年的22年间,该镇的涉农经营主体仅有23家。产业兴旺不仅盘活了当地沉睡资源,更打通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快速发展路。

  土地流转助力产业扶贫

  在三圳镇,如果问到涉农经营主体为何来此投资兴业,回答出人意料地一致:地势平坦水土富硒、土地流转便利稳定、政务服务细致到位……这些因素的叠加,极大激活了当地农业活力,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成倍数放大,培育了一批涉足种植生产、乡村旅游等“大农业”领域的企业,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前来投资。

  2017年10月,蕉岭南山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优质稻种植加工基础上,计划打造富硒木耳扶贫产业,通过引进北方种植的木耳,以传授技术、包产包销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随着种植技术顺利攻关,产业示范基地选址和土地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让企业高兴的是,这一项目得到当地镇村的大力支持。镇、村干部仅用2天时间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协助企业顺利流转了12亩土地。

  如今,木耳基地规模初现,大小统一的菌棒整齐码放在压好的土地上,菌孔处已冒出了小木耳。项目经理余秀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季可采六次木耳,每亩地纯利润可达6000-8000元左右(注:按当前市场行情)。企业通过提供菌棒及技术,并采取保价收购,保障种植户收益。

  村民签约当“合伙人”

  客家农夫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办公场地位于基地竹林里的一幢二层玻璃房子,这里也是企业免费提供给涉农创业者的孵化基地。在三圳镇政府引导下,距离企业不远处的九岭村富硒长寿食品展销地——寿食坊,也为企业免费提供农产品展销服务。

  作为一家农业企业,“客家农夫”经过多方探索,才找到了适合的管理经营模式。目前,该企业一期规划的600亩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基本完成,实现每天冷链发货,并在深圳拥有14家直营及加盟店,专门销售长寿乡生鲜蔬菜猪肉等食材,深受消费者喜爱。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2018年,企业向基地员工推出一项新的蔬菜种植“合伙人”协议,将蔬菜基地以每人5亩的面积承包给员工进行专门管理,并免费提供机械、农资用品等。承包者在每月2000元底薪基础上,可获得所负责地块产出蔬菜70%的利润。该项协议一经推出就有过半员工签约。九岭村村民黄桂兰把土地流转给基地,并在2017年4月进入基地务工,每月可获得近3000元工资。钟志平告诉记者,签约成为“合伙人”后,按照正常市场行情,签约员工每个月可增加500-600元左右的收入。尽管仍有员工观望,但刘威和钟志平相信,在实现可观的效益后,将有更多员工选择这种新模式。


作者:张柯 曾涛 陈晓光 林剑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