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新闻报道

梅县区创新思路瞄准“三大攻坚战”构建天蓝水碧村美民富新格局
打好治污攻坚战 擘画开春新蓝图

2018-02-06 16:21:29 来源:梅州日报

ImageFetcher (1).jpg

   天蓝水碧村美的千年古镇松口。(朱日晖 摄)

  近年来,梅县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攻坚战”,把水生态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统筹构建“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科学发展体系,为维护水资源健康生命、实现水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有效推动区域品质升级、生态宜居水平提升。

  层层压实责任

                                                                                      构建长效机制

  为保护水源及其周边环境,梅县区组织实施《梅县区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水源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对辖区梅江流域15个断面的水质及区内主要河流水质进行监测,为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开展入河排污口的登记、备案工作,完善设置审批程序,编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是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为此,梅县区相关部门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完善环保“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以环境质量信息、建设项目管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公示为重点,多载体公布各类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该区还实施环境监督网格化管理,多部门联合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等活动,确保环境安全。据统计,该区2017年共出动执法检查1414人次,检查企业634家次,立案调查违法案件39宗,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梅县区将着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在跨县(区、市)、镇区域的河湖交界点安装水面、水质自动遥测系统,实现上下游、左右岸、江河交汇处等水情复杂河段联防联控,系统遥测数据供智慧梅县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共享,实现“智慧防控”。

  强力宣传引导

  提升环保意识

  公共场所的户外LED屏幕、社区视屏广告机、公交车车载视屏及各类环境文化宣传橱窗(栏)内容……漫步梅县区,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该区以创模为契机,加大水环境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提高社会的“爱水护水”意识。“对水环境的宣传我觉得很有必要,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许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时候我上前阻止还会被人认为多管闲事,只有大家形成‘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加入到爱护水资源的队伍中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市民李伯说道。

  梅县区将水资源的宣传工作作为常态来抓,不定期举办区、镇级的专题培训,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进企业、校园、社区、农村,通过知识展板、宣传手册、节水知识咨询等形式,宣讲水资源法律和水资源现状,普及节水用水基本常识,宣传河道治理及水环境保护,呼吁群众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共同参与水治理。为拓宽群众的参与途径,该区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实时沟通,让更多的人成为保护水环境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营造爱水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行河长制度

  实现全域管控

  梅县区水力资源丰富,为有效管理水系,梅县区因地制宜实行“一河一策”和“一湖一策”,明确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的范围、河长组织体系、河湖管护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完成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河长巡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工作验收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等七项河长制相关配套制度以及19个镇(办事处、高管会)的河长会议、河长巡查、工作督察三项制度。同时,该区成立区河湖服务中心,并实现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的全覆盖(其中区、镇两级明确实行双总河长),向社会公开区级总河长、区级负责河流(流域)河长名单和区、镇、村三级河长名录,落实全区各级301名河长责任,目前区级河长巡河13人次,镇级河长巡河80次,河长巡河履职达到全覆盖。

  “看,自从有了负责人,河水多干净呀!”大坪镇村民陈叔告诉笔者,在水浮莲遍布、垃圾众多的以前,河道恶臭难闻,村民们都不愿靠近,得力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现今大坪境内的河流都有了专人巡查、保洁,河水又恢复了清澈的模样。据了解,该镇已投入400万元对辖区内河段进行整治,并加强对除险加固涉水设施的完善及河道两边绿化美化工程的提升,初步实现水净民乐生态好的常态化“治、管、护”目标。

  釜底抽薪治污

  确保活水长流

  2018年2月,松源镇五星村面积将近1900多平方米的村中最大养猪场被拆除,在该养猪户的示范带动下,松源镇掀起拆除禁养区养猪场的大行动。据了解,松源镇的养猪产业比较发达,但猪粪猪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松源河造成大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梅县区通过引导养猪户退养生猪,拆除禁养区养猪场的方式,强力推进松源河整治。目前松源镇制定《松源镇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原则,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已签约退养协议101户,完成拆除35户,处理能繁母(公)猪1300头、生猪16000头,清除养殖面积10576平方米。除松源镇外,松源河沿线的桃尧、松口等镇也积极推进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着力打赢松源河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水环境要实现“梅县绿”的常态化发展,全面深化治污减排、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关键。该区认真抓好“水十条”和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制定实施《梅县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水污染联防联控和饮用水源保护,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减排,加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治污设施建设;支持规划建设各镇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强化运营管理,提高进水水量和浓度,提升减排效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攻坚成效凸显

  乡村再露芳容

  水清了,水美了,如何让它成为群众舒适生活的点睛一笔?

  梅县区将中小河流治理和美丽乡村结合,打造集防洪排涝、自然生态、亲水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河道,其中程江河(龙增段)、高思水、悦来水(悦来水为新增规划数)3宗治理工程完成41.79公里整治目标,投入2.4亿元实施亲水公园二期和程江河除险加固及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实现“河畅、水清、岸固、景美”的治理效果。

  水车镇白沙村便是这其中的代表。走进白沙村,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映入眼帘,七彩油纸伞装饰的九曲连廊映衬着转动的水车,客家民居栖水而居,大片的水塘边草木葱茏。近年来,梅县区围绕水资源将白沙村打造成为山水生态型慢生活村庄,全面整治乡村环境。据了解,通过清理湖面、整治“三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工作,白沙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带来了商机,每到周末总能吸引来一拨拨游客,也为村子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洪桥 王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