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典型人物

清远人的骄傲!最近,这位在南极的海洋学研究员火了

2021-06-16 10:51:49 来源:清远FM

最近,一篇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雪龙探极”的报道火了!


【人物】“南极精神”放光芒“最美”极地人榜样人物之四:极地海洋学研究室研究员雷瑞波:矢志冰雪 无悔担当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篇文章里面介绍的人物,叫雷瑞波。他,是清远人,毕业于清远市第一中学

图片

图片

海冰研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才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从事海冰物理学研究的学者不足百人。在国内属于小众且非常冷门的领域,长期开展极地海冰研究的团队在10个左右。正是鲜有人去做,才更需要有人涉足其中。雷瑞波,就是其中一人。

图片

▲ 钻冰打洞 测量冰厚

他,80后,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博士,2012年进入极地中心工作,极地海洋学研究室研究员,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极地海冰和气-冰-海相互作用研究

他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8年入选极地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曾担任第23 届IAHR-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荣获中国极地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他,曾经参加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执行越冬任务,参加6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1次北极黄河站考察,1次环波罗的海湖冰考察。曾两次担任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助理。荣获极地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图片

▲ 22次队中山站科考队员合影(2005年)

图片

▲ 22次队中山站越冬队员合影

图片

“很难让南方人理解北方的冰雪,也很难让北方人理解南方的雨水”。雷瑞波出生在广东清远的一个农村家庭。2000年考入河海大学读本科,2004年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从祖国的南端至北部,让这位南方小伙初识什么叫做气候差异。

2005年研二期间,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他幸运的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位参加中国南极考察执行越冬任务的队员,承担海冰观测任务。南极之行,让他与冰雪结缘,人生方向出现第一个转折点。

“在南极从事观测是件艰苦而孤独的工作,很多时候依赖自学”雷瑞波说。去南极前导师李志军教授悉心指导编制现场执行实施方案,传授观测经验,但现场情况瞬息万变,环境在变,海冰也在变,需要不断摸索实践再实践,对他这位初来乍到的新手来说,着实有些茫然。俄罗斯站与中山站很近,很难得在那里得到不少值得借鉴的冰上作业经验。

▲ 南极蓝冰

“小雷是当年越冬队员年龄最小的,但人很沉稳。野外观测环境比其他学科观测更艰苦,他始终保持乐观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董利站长回忆说。海冰观测每天进行3-4次,到离站区不远的固定冰上做观测,钻冰打洞、测量冰厚,体力消耗大。越是天气恶劣,他越需要不断到海边检查观测探头,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冬季中山站室外温度降到零下30-40度,无论刮风下雪还是极夜期间他从未间断。长时间的野外照射,他穿的桔红色防寒服明显褪色,甩起毛边。

▲ 南极冰山

2007年初,雷瑞波完成越冬海冰观测任务回到国内,同时带回他在东南极地区获得的完整冰周期的观测数据,也是我国在该地区首次获取的定量连续的海冰观测数据。

▲ 南极中山站钻取冰芯(2005年)

▲ 在南极中山站过春节(2006年,左一,董利站长)

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精神,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执行中国第22次南极中山站越冬任务,让他失去两次春节同父母团聚的机会。2008年初,他终于迎来了从大连回广东过春节的机会。

众所周知,那一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发生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这场灾害影响严重,令火车、飞机交通、电力输送中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面对停运的火车,雷瑞波几经辗转好不容易回到家,但是开学返回学校时,又被冰雪堵在了沈阳不能动弹。这一幕,坚定了他投身极地、从事海冰研究、抗击灾害的信念和决心。

▲ 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科考队员迎新年(2005年)

▲ 南极中山站足球赛(2006年)

“学术亦可报国”,把冰下对冰底位置和冰上对海冰表面雪厚观测数据结合,研究人员能够准确测定海冰冰层厚度变化,从而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冰的影响。由于冰厚无法通过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准确测量,冰层厚度也成了破解气候系统变化的关键“钥匙”。

2009年雷瑞波进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跟随张占海研究员和孙波研究员从事海冰研究。2012年雷瑞波入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为极地海冰研究的一名“职业选手”。

▲ 参加中国第3次北极科学考察(2008年)

▲ 参加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组合影(2010年)

极地是一个神秘且被人们了解甚少的区域,并没有现成的认知可供参考。作为一名极地科研人员,只有坚守现场,才有机会去破译这种复杂的变化机理。

极地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是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破译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物理机制,预测北极海冰的未来变化,研究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可为提高我国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冻雨、冷冬、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

▲ 参加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组与领队首席合影(2012年)

▲ 参加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2014年)

“越冬的那种苦,刻骨铭心”。野外受伤,险些失去两根手指;与家人聚少离多,难尽丈夫和儿子的责任。很长一段时间,雷瑞波犹豫再去极地现场。在这条荆棘丛生、科技报国的路上,他动摇过,也试图放弃过,到头来却发现,最难以割舍的还是这段冰雪情缘。

2008年,从参加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始,考察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雷瑞波的身影和视线再也没有离开北极。

▲ 参加中国第7次北极科学考察(2016年)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2010年3月,雷瑞波代表中国参加了中国与挪威固定冰国际联合观测项目。在北极的黄河站,开展了为期20天的观测。这次宝贵的经历,给了他很多启发。他看到,挪威人做研究的态度,也学习到了他们组织冰站作业的经验。

▲ 参加中挪固定冰国际联合观测项目(2010年)

▲ 在斯瓦尔巴群岛观测海冰光学特性(2010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穷经,或是扎根实验室。” 雷瑞波铭记在心,一有时间,就翻阅国内外文献,他认识到海冰观测资料缺乏海冰厚度、融池和光通量测量数据,要想改善这些数据采集状况,需要不断提高观测的技术手段。

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活,观冰、测冰、找冰,布放冰浮标、钻取冰芯、测量冰厚,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每次上冰,哪怕一个螺丝没准备到位,都会导致整个观测设备无法布放。尽管风雪凌冽,设备组装的关键细节仍需徒手操作。手被冻僵,但看着设备最终正常工作,他笑得像个孩子般灿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6次北极科学考察,不断地潜心钻研、改进完善,观测获取数据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有的甚至领先国际水平。

▲ 冰侧翻厚度监视

▲ 七北布放冰浮标

冰雪中锤炼过的人,都有着坚毅的品格。从事极地海冰观测与研究十个年头,雷瑞波在海冰观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海冰热力和动力学机制和北极海冰长期变化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国际同行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支撑他坚守海冰研究这方阵地的,不仅是他对极地的热爱,还有对关心他的前辈的感恩和对极地的敬畏之心。

▲ 海冰辐射通量观测

▲ “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天气气候效应”项目进展交流会(2010年)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利用多年积累的极地观测数据及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型,雷瑞波重点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机制及对我国天气气候过程的影响、北极海冰减少对北冰洋向大西洋淡水输出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大洋环流的影响等科学问题,成果均发表在JGR、TC、Climatic Change、JAOT等国际知名SCI期刊上。

此外,结合国家对北极航道的应用需求,他开展了航道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研究。雷瑞波十分清醒,“荣誉,只是对过去的肯定,而不是对未来的定格。”

▲ 寻找浮标布放区

▲ 渤海观测海冰(左:李志军教授,2005年)

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何剑锋研究员这样介绍他,“小雷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低调不张扬,做事踏实。”

雷瑞波重视观测技术研发,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出的温度链浮标和物质平衡浮标在我国北极考察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海冰无人值守观测系统”课题的总工程师,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两套样机并成功实现应用,该系统计划明年参与国际MOSAiC考察计划,将大大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度。

“极地考察高度依赖科技支撑保障平台,在极地研究领域,有不少空白,等待去填补。”正如雷瑞波对自己的要求,把握国际研究动态,结合国家需求,冲刺国际水平。

▲ 无人冰站系统

▲ 海冰晶体结构

2018年,37岁的雷瑞波担任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兼海冰队队长。肩负重任的他,已褪去最初兴奋和青涩,在奋进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

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朱建钢说,“小雷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和组织能力,冰站考察顺利实施,与他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密不可分,功不可没。”

队友们夸奖他,“雷瑞波是个好同志,文武双全,跑得了现场,出得了文章。”冰面是他的主战场,协调多学科作业,有条不紊。

▲ 九北冰站作业(2018年)

▲ 北极海冰

这次考察经历了罕见的暴雨雪天气,更经历过浓雾、冰面破裂等突发情况,最终完成9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的考察作业;完成布放2套无人冰站、23个海冰物质平衡浮标和16个海冰漂移浮标,这份收获小雷自己也相当满意。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上,当无人值守观测系统A、B型两套样机都宣布数据接收成功的那一刻,含蓄的雷瑞波与现场布放的队友们一一握手、紧紧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

▲ 九北成功布放无人冰站(2018年)

▲ 南极莲叶冰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他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践行者。

奋斗的青春才是最幸福的。雪落无声,凝结成冰,铺出一条无垠的冰雪之路。雷瑞波用奋斗,谱就一曲冰雪之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清远人的骄傲!

▲ 参加9北冰站作业海冰融池观测(2018年)

在他们身上,既见信仰信念,又见人格风骨。雷瑞波坚定的家国情怀、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对事业的忠诚与担当,都是我们清中人学习的榜样!

▲ 校庆临近 雷瑞波在极地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祝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