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喜忠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黄喜忠强调,要带着感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不折不扣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努力实现生态优先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为全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清远力量。
客观上我们要承认,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省内兄弟城市相比,清远属于欠发达地区,所以现阶段要始终保持追赶者的姿态。但是清远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后发优势,甚至说,一些其他城市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清远反而没有或者是程度较轻,所以也就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随着习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清远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这一要求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正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喜忠所强调的那样,“‘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既提了要求,又有具体措施,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的思想在广东的具体化,是我们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法宝。”
今天我们来重点谈一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的问题。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既符合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同时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的经济体系。既然称之为“现代化经济体系”,自然是相对于落后的,非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来说的。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与变革的过程,当旧的体系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就势必要被新的经济体系所取代,否则,它就可能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脱节,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那么具体到清远来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关系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清远百姓的民生福祉。尽管清远建市30年来,经济体系同样在不断调整与变革中得到了完善,但是和上面提到的兄弟城市相比,在清远整个经济体系中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等要素的水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首先是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实体经济的现代化,也决定着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败。近年来,借助“广清一体化”的契机,清远引进和建设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上明显增长。尤其是“广清产业园”的建设,汇聚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产业板块。
可以说,广清产业园紧紧围绕省、市战略部署,以科技引领招商,以高科技项目入园、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学精神迈出创新步伐,以科技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已经成为清远事实上的“科技高地”,也直接提升了整个清远经济体系中的“科技含量”,为清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出了表率,奠定了基础。
清远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当然不仅仅包括一个广清产业园,农业的现代化、交通物流的智能化、创新驱动战略等等,都是清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清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