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第二、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第三,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第四、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这四点希望,进一步指明了:我们的文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的文艺道路,是既要坚定自信、又要海纳百川,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文艺创作的根本方法,是扎根人民;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深刻精辟地分析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战略性。现在,有的中国文艺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一味地崇洋媚外。这种思想和行为是错误的。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的文艺家没有真正读懂、读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没有真正读懂、明辨纷繁复杂、各领风骚、兼容并蓄的世界文化。中国文艺家只有对中国文化坚定自信,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塑造亮丽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要求文艺家认清形势,认清文艺的神圣责任,认清文艺家的崇高使命!有的文艺家片面地、狭隘地鼓吹,为了艺术的永恒,艺术要远离时代。这种思想和行为是错误的。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的文艺家没有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没有认识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