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清城区库 > 新闻报道

广清联手!共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2021-06-03 15:37:08 来源:清远广播电视台



近日,广州市发改委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广州北和清远南将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探索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打造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


根据《方案》,合作区位于广清接合片区,涉及广州、清远两市,范围包括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新区、清城区、佛冈县,总面积9505.32平方千米。


合作区将被打造成国家级生态型旅游经济先行探索区、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广清一体化文旅发展新平台。


《方案》明确合作区的发展目标,将立足合作区地处大都市圈与生态功能区交接的市场区位,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发挥站场联动的国际交通枢纽优势,推动合作区基础设施、旅游开发、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融合创新、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共同建设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的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时间节点上,到2022年,合作区“五区一县”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初步衔接,站场联动效应初显,共同打造推出一批大湾区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快速推进。

到2025年,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政策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整体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形成。

《方案》提出,统筹考虑大湾区北部区位交通、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等基础条件,构建“一核引领、三轴联动、一带串联、四区共建”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核引领即站场联动发展核,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站场联动”优势,打造成交通核、产业核和贸易核;三轴联动即联动滨水生态发展轴、文商旅融合发展轴、自然康养发展轴;一带串联即串联北回归线生态旅游经济带;四区共建即重点规划新型商贸发展示范片区、生态文旅产业活力片区、康养休闲产业集聚片区以及文化消费融合创新片区。


其中清远3个区县主要位于滨水生态发展轴、自然康养发展轴。滨水生态发展轴将依托广清城际铁路,以清远长隆、美林湖、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黄腾峡生态旅游区、倾国清城·文旅综合体、太和古洞、清泉湾、笔架山漂流等景区为重点,整合飞霞山、飞来寺、鳌头塔、政江塔、伦洲岛等北江沿线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形成集峡谷漂流、休闲娱乐、宗教文化、南粤文化、特色风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自然康养发展轴则以温泉康养产业为纽带,整合从化、佛冈等地的温泉、绿道等生态资源,鼓励各温泉区差异化发展,打造温泉养生精品路线。


《方案》明确了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携手打造区域旅游共同体、探索区域城乡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等五方面重点任务。

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方案》提出加快融入大湾区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将加速广清永高铁等高铁项目建设工作,打造大湾区北向对外通道,谋划肇庆至清远至从化城际轨道线路,以及佛江高速北延线往北延伸至清远的线路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广清城际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清远项目等区际轨道交通线规划建设工程。


在打造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最后一公里”方面,《方案》提到结合清远、广州等地的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要求,完善合作区旅游通景公路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城际大巴、城市公交等开通旅游专线、旅游大巴等,打通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


《方案》提出将打造五大主题旅游产品:现代都市系列产品包括空铁文商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湾区欢乐之都、会奖旅游之都;自然康养系列产品包括森林康养基地、穗港赛马产业发展核心区、国际温泉之都、足球训练基地;生态体验系列产品包括花都城市生态景观带、流溪河旅游景观带、笔架山生态旅游带、增江碧道景观带、白水寨生态旅游带;特色文化系列产品包括文创产业发展示范区、红色精神教育基地、民宿文化研学基地;美丽乡村系列产品包括乡村创客基地、乡村度假产业集群、生态休闲乡村旅游集群和粤菜研发培训中心。


另外合作区还将打造五大黄金旅游线路:都市娱乐旅游线路、北回归线森林运动旅游线路、温泉度假旅游线路、乡村亲子旅游线路、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在共推文商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合作区将依托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平台,深度对接港澳文旅资源,积极争取放宽外资文化业务开展与投资限制等政策,探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资源交易平台。《方案》还提到要组建跨区域大型旅游投资集团,共同打造中小微文旅企业孵化平台,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基金等。

在探索区域城乡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方面,合作区将在选择一批产业园区,引导创建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和各类农业园区等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另外围绕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合作区将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