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村地广人稀,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车辆来往频繁在树下、草丛中隐藏了不少垃圾,巷道路边的“缝隙”积攒的生活垃圾,留下不少卫生“死角”,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为维护良好农村人居环境,近日,西江镇“4+2+X”党群志愿服务队深入11个行政村,动员各村党支部党员带头清除生活垃圾、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的环境顽疾,引导群众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增强群众参与感和认同感,打赢垃圾清理攻坚战,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连日来,西江镇党委以“七色课堂”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绿色”服务课堂活动,组织90多名“4+2+X”党群志愿服务队员,与村“两委”干部、保洁员一起,身穿党群志愿服装,戴上手套,沿着村道清理杂草、生活垃圾,进行地毯式垃圾清理。他们拿起扫把清扫路边树叶、碎石,用铁钳夹起水池、沟渠的垃圾,铲走路边杂草、淤泥,用斗车运到垃圾收集点,并对往来的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动员党员群众一起为环境“洗脸”,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
在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的同时,西江镇政府还着重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点,为居民与群众的安全“护航”。
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村中环境越来越好,不少村民回家修建新屋,建筑材料在路边乱堆乱放造成安全隐患。山塘村委会崩桥村路边,村民罗某就在门前堆放的沙堆较长时间占用了村集体用地,且部分沙子散落影响村民出入和停车。
西江镇政府与罗某沟通后,罗某马上戴上手套、拿上铲子,推着斗车来到碎砂堆旁,表示会将沙堆运走,同时平整好地面,方便大家停车。当日还有三户村民配合清走材料,此举激发了党群志愿服务队员们干事创业的激情,继续入户动员村民将拆除旧屋的砖石木材、修建新屋的建筑材料尽快拉走,或尽量堆放整齐,不影响村民步行或车辆通过,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点,为群众安全出行“护航”。
村民既是农村的受益者,也是农村的建设者,没有村民的参与和维护,投入再多的真金白银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西江镇不断加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为素质“洗礼”,引导群众养成爱护家园卫生。
近日,一群小朋友路过清扫后的道路时,随手把垃圾丢在路上,他妈妈回头看到并教导他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山塘围村贫困户韦大叔负责三个自然村的保洁工作,每天推着垃圾车走街过巷,用扫把清扫巷道,用钳子夹走垃圾,用行动美化乡村,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收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塘村党员成奕民反映:成屋村文化室门前修建的新公路,留有约0.3米宽、50米长的路面未铺水泥,村民们担心积水滋生蚊虫且有安全隐患。山塘党总支书记李春梅到现场测量路面情况后,马上行动协调村小组筹集资金尽快进行路面硬底化,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
西江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死角随处可见是众多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顽疾,镇村干部带头清理村中垃圾只是治标,加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对村民素质进行“洗礼”,引导群众养成爱护家园卫生、改变乱堆乱放的陋习才是治本,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