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单纯为了争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文明清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昨日上午,清城区召开“创文”突出问题全面整治推进会,区长余国平强调,“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与正在推进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建设管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既是对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的一次衡量,也是一次攻坚克难、考验团队作战能力的大检阅。“只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工作中疏堵结合、建管并举,‘创文’是可以完成、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清城区是可以打硬仗、打胜仗的!”
总结创文问题:综合整治进入攻坚期,仍有单位存畏难情绪,工作不主动
会议由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艳嫦主持,清城区委副书记刘秀添总结了近一个月以来“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的情况。据了解,过去一个月,清城区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找得准、台账建得清、方案定得实,基本能够结合各示范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管用的实招、妙招、高招,确保了市级示范点尤其是“4+2”里面11个涉及硬件改造建设的示范点按时按质完成,有效配合了市现场推进会的召开。
各工作组、各单位、各街道、各社区配合示范点的建设,采取发放明白纸、倡议书、开通宣传车等方式,通过实实在在的整治行动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群众普遍认为这次整治行动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通过示范点建设促进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的改造,也确实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好处。
“综合整治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期,全区创文工作仍旧面临着众多难题和考验。”会上,刘秀添指出,目前,仍有个别单位、街道和社区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不主动,示范点建设标准不够高,对一些突出问题的摸底排查不够全面、整治措施不够细致,导致问题悬而不决。
下阶段着重整治与建设:城中村改造、农贸市场整顿提升、交通秩序整治
针对存在问题,按照“4+2”即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社区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大类的项目清单,刘秀添对全面推进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据悉,下一阶段,清城区将突出工作重点开展整治与建设,攻坚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农贸市场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其中,环境卫生整治组要全面完善管理组织,在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开展业主委员会组建和楼栋长推选工作,为规范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重点研究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基础设施改造问题,修葺破损墙面、坑洼不平的路面,做好硬底化建设,并修建活动功能室、运动场所和提供运动器材,丰富居民的活动。清除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的牛皮癣、非法广告,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丰富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居民活动的开展。
要抓好农贸市场整顿提升,确保市场内良好的经营环境,解决生禽销售与宰杀的分离。对城区主要道路、重要路口存在的露天集市、地摊市场等进行全面清理,按照“有疏有堵、分类处理”的原则,引导进入统一市场规范经营,或依法取缔。整顿原有市场的同时,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农贸市场,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新市场的建设要统一规划、抓好标准,避免先天不足。
交通秩序整治组继续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规范通行的宣传和引导,对超速行驶、随意变道、违规调头、违规载人、乱闯红灯等违章行为,要严肃纠正、严厉查处。特别是要发挥好交通劝导员的作用,引导和指挥非机动车、行人按交通指示信号文明出行。结合《清远市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停车收费管理办法,在实施收费的同时,按照“一车一位”的要求引导车辆有序规范停放,并对非机动车占用停车泊位行为及时予以制止,确保有限的泊位资源最大化发挥效益。
为打赢综合整治这场“攻坚战”清城区根据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把区四套班子和区直部门全面分解到包联网格和社区,并下发了包联工作“2+X”的具体开展要求。各包联牵头单位围绕“2+X”即“集中行动、宣传发动+解决具体问题”开展工作,每两周组织系统内的所有单位开展一次集中行动。
确保整治长效化:动员商家、民众成为“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
“‘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既是对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的一次衡量,也是一次攻坚克难、考验团队作战能力的大检阅。”余国平指出,“创文”工作有10大类125项指标,内容涉及城市的五大建设,这些指标几乎涉及党委政府的所有部门,都是自身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这些工作即使不‘创文’也要开展,而现在只是借助‘创文’的契机,对这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
就如何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余国平强调,各相关单位要增强参与创文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握疏堵结合、监管并举的思路和理念,进一步提升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余国平指出,没有约束就没有秩序,综合整治要改变过去的运动式、一阵风,要坚持集中整治与注重长效相结合,把项目建设和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管理结合起来,使综合整治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做到整治一个、成功一个,巩固一个、长效一个。
余国平强调,整治过程中,要善于动员市民群众参与到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让市民群众从自己做起,养成好习惯,做文明市民;让市民群众相互监督提醒,做到全民监督;让市民群众加入义务劳动,特别是真正做好“门前三包”。“只有动员广大商家、市民群众成为综合整治的‘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综合整治才会更加给力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