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公路路内“脏、乱、差、堵"等现象、划定并公告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沿线标志标线设置清晰、公路范围内无违法行为。26日,市公路管理局在阳山召开的全市路域整治(路内)常态化管理工作会议上发布了《清远市普通干线公路路域环境(路内)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方案》。旨在长期全面提升清远市国省道的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和交通综合服务水平。
据了解,路域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整治内容中包含了沿线非公路标牌及违规占用公路设施管理,其中对以跨路门架等形式占用设置、擅自设置或未按规范要求设置以及弯道内侧设置明显影响行车视线的,妨碍交通安全、阻碍交通标志正常使用、影响路容路貌以及空置、陈旧、破损、制作质量低劣、未按有关规定审批或未经批准擅自设置和其它设置不合理的存量非公路标牌必须拆除或迁移,对经许可设置但已破损陈旧的,将责成设置者限期刷新整修。对居民房屋、围墙等设施上的广告、非公路宣传标语要进行覆盖和清理,确保公路通行环境良好。
同时,平交道口及接入口设置将更加规范,平交道口保证视距良好,间距合理,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主干线公路设置警示标志和道口标柱,干线公路之间、干线公路与其他道路的交叉路口设置指路标志。对公路绿化带和分隔带,公路部门将因地制宜,突出绿化特色,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坚持“栽、管、护”相统一,进一步优化完善设置,提升绿化美化和景观化效果,并与周边整体景观相协调。
路内整治长效工作对于提升公路部门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而有效的工作保障制度对规范工作秩序,达成工作目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公路部门表示,今后将在全市国省道中实施路养联合巡查,落实省市路政与养护联合巡查与协作制度,做到路政、养护部门联合巡查频率每周不少于一次,路政巡查频率为国道每周不少于三次、省道每周不少于二次,养护巡查频率为每天不少于一次。建立公路建设、养护、安全、路政等部门的信息实时通报制度,发现工作不达标的将及时整治,确保公路路容路貌良好,交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