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镇貌环境美、功能齐全生活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四个月里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连州市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两个村庄,亲眼见证了两个村庄在四个月里的美丽嬗变。
熊屋村:“修旧”保留特色民居建筑
粤北的乡村,都有称之为门楼的建筑。连州保安镇熊屋村门楼以青石奠基、青砖砌墙、青瓦盖顶,檐牙高翘。门楼拱门上方镶横匾,上书熊屋村三字。门楼是全村最具气派的建筑,更是迎福纳福之地。穿过门楼走进村庄,地上铺设的青石板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青亮,青石路两旁伫立的是民居,一些明清时期的民居很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和其他乡村的美丽建设一样,有着70余户人家的熊屋村新建了一批改善村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人畜分离的集中蓄养舍,污水集中处理的生物厌氧池,村民图书馆,篮球场,室外运动器材,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都市化的新气息。但熊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其处处流露出的岭南文化特色,保留完好的当年连州首富的住宅,一批当地村民的老宅子,门当,檐牙,木雕,青砖,在勾勒出岭南建筑特色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村民当年的富庶与辉煌。
“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已完工,村民的生活品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刚刚被评为“最美”村官的村理事会主任熊记财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开始,规划设计人员就根据熊屋村的自然人文、建筑特点以及村民改造意愿等情况,编制了体现当地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历史特色的《连州市保安镇熊屋村村庄整治规划》,然后进行分类施策,既体现地域特点,又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村庄出特色、出品位。清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兆芬曾多次到熊屋村实地考察,强调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既要以规划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规划,也要体现地域特点,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村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熊屋村的“修旧”,正是对“美丽乡村”保留乡村原始原貌建设要求的遵从。这也让熊屋村远近闻名。村里兴起了“农家乐”。周末,湖南和广东省内许多人来这儿旅游,一家老少,其乐融融。
除了村容的改变,钱包日益胀起来对于熊屋村的村民来说,是另一种更真实的感受。村党支部牵头与广东省某蔬菜种子公司合作,制定了全村的产业发展计划,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苦瓜和玉米制种、优质稻、沙糖桔等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村民种植沙糖桔达220多亩,每年玉米、瓜类制种180多亩,仅制种一项收入近100万,人均创收近2800元;同时抓好村电站管理,使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水白塘村:环村路串起的美丽蜕变
在连州市首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中,水白塘村赶搭了末班车。如何尽快开展自己的工作,在年前改造好一批项目,让返乡过年的村民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成为摆在村民理事会面前的首要任务。
水白塘村整体地势平坦,进村道路条件较好,但原有的进村主干道以泥沙路面为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是每个村民最不堪的回忆。此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为了村民摆脱多年来窘境的最佳机遇。在项目建设启动后,两段共约1500米的环村大道已完成建设,道路两旁也已经种上了绿化树。道路两旁的土地平整及排污沟管的铺设也已完成,实现了水沟暗渠化约1300米。从此无论晴天雨天,村民都能够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回家。有了环村公路作为基础,水白塘村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村容美化工程。村庄里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进行清拆,规划拆除、建设围墙约200米,平整土地约2000平方米。在道路两旁摆放了垃圾桶,并建有垃圾屋一处,集中处理居民生活垃圾,并聘用了固定保洁员对村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扫,村里的两间公厕也基本完工。
在水白塘村村主任戴战润看来,所有的这些工作目前集中解决的仍是村容的整洁问题。接下来,他们要集中在“美”字上下功夫,沿环村公路打造“路、亭、堤”风景线。
两个休闲公园的建造是水白塘村开年的重点项目。村民们利用村里原有的地势地形,自然景观,在村前村后规划了两个休闲公园。村前公园以登山凉亭作为主要风景点,后村公园则是利用原有的竹林风景打造竹林景观。“公园建成后,这两座公园将成为点缀村庄的两颗明珠。”多次来到村庄里考察的清远市住建局局长吴定移结合水白塘村的规划和建设实情说。
另一个打造的重点水白塘村放在了村里自然生成的溶洞上。在老一辈村民的印象中,这是从小玩到大的溶洞,奇石丛生,且冬暖夏凉,不逊于任何其他地方的溶洞。
所有这一切改变所需要的资金,都由水白塘村创新的财政投入方式来解决。村里建立了农民筹资筹劳整合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为辅,财政以奖代补的模式,探索了“六个一点”办法,即村民自筹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村内能人赞助一点,项目争取一点,镇财政补贴一点,市财政奖补一点。截止目前,市帮扶资金达95万元,镇、村集体投入6.14万元,农民集资或社会捐赠8.55万元。水白塘村在龙平镇设立了独立账户,由龙平镇政府托管,水白塘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到该账户上,专款专项用于“美丽乡村”项目,并由工作组指导使用。每笔开支在村务栏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村口篮球场,村民文化室,水益坊农庄,一大批村民运动娱乐场所也随着此次的“美丽乡村”建设拔地而起,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而最让村主任戴战润高兴的是,随着村庄越变越美,先前曾选择“逃离”村庄的年轻人,又有了回村的打算。最近,他接到了几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的咨询电话,问是否能在村里弄块地建房子,想回来创业,也许这正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