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公示,记者昨日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的“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命名的名单中发现,清远市榜上有名,正式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称号。
据清远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介绍,国家园林城市的评审每两年开展一次,经遥感测试、实地考察、综合评审等程序后才进行命名。按照“国家园林城市”考评标准,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通过严格的现场考查和23人专家组综合评审,经部常务会议讨论,对拟命名清远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正式命名清远为国家园林城市。
清远自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投入资金48.49亿元新建、扩建10个公园、38个广场游园,升级改造北江路、清远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全面开展城乡路边、山边、水边等“三边”整治增绿工程,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市容环境整治、数字化城管、绿化亮化提升、建筑工地环境整治、公路治超治限、城市水环境保护等城市综合管理六大提升工程,城乡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2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绿地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84.21%,各方面指标均符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四季有花四季常绿
行走在清远市区,多姿多彩的公园广场、花香四溢的庭院小区、宽阔整齐的林荫道、色彩斑斓的绿化带……经过三年多以来的“创园”工作,一个“天蓝、水碧、城绿、景美”的绿色家园正向我们走来,这就是“创园”给清远市民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如今市民步行不到5分钟就可以进入一个绿色公共开敞空间,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林荫路系统逐步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园亮点
依山伴水打造特色湖城
城市因水而灵动,因山而致远。清远市区近年来以三江三湖为依托,构建环城水系和环城绿带,建设大环境生态环。启动了“湖城”计划,投资15.5亿元的清远水利枢纽和投资3亿元的飞来湖工程建设,大大改善城市发展的“水环境”,
以北江为轴心,将北江江岸线打造成一条运动休闲“碧玉带”,整个滨江景区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成为展示人文、自然景观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园林景观带和独具湿地特色的水岸休闲风格,彰显了清远作为“湖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
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组亦被清远打造的湖城格局的“水文章”所打动,他们在终审评语中认为,清远依山伴水打造湖城的格局十分有特色,通过大投入修建江滨公园、飞来湖等景观打造使市区有大面积的水系,与绿道形成自己特色的生态蓝道,这在全国城市中都是十分难得的。清远还始终将山水园林城市的理念贯穿整个创园工作,道路绿化比较完善,公园绿地树种丰富,可以做到四季常青。
清远获奖之路
2010年1月20日清远召开的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正式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2010年5月21日清远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动员全市力量参与创建工作。
2010年7月7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陈辅淳带队,省创园专家组一行前来我市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会的方式,指导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
2011年4月27日以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刘锦红为组长的省“创园”工作考核组一行,对我市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为期2天的检查验收。
2011年5月17日清远市创园工作终于收获了喜悦,在当日被命名为“广东省园林城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5月30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专家组一行莅临我市,为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会诊把脉”。
2013年2月28日市政府召开部署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部署做好我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
2013年4月10至1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清远召开创园工作分片座谈会,实地考察清远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2013年10月22日国家住建部及园林、市政、住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清远,对清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