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理事会“理”出美丽新农村

2017-05-16 21:19:26 来源:清远日报

     水头镇西田村委清和村有村民72户,约330人。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体村民在村民理事会的带动下,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在美丽乡村建设前期,清和村在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尊重村民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自发筹集30多万元规划建设文化室、休闲广场等硬件基础设施,同时落实管理制度,做好绿化与保洁工作。如今的清和村,已经焕然一新。
  走进水头镇西田村委清和村,能看到干净整洁的硬底化公路。村民房屋错落有致,分布在道路两边。离村口不远处是该村的门楼,门楼旁是一个占地13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秋千、滑梯、健身器械等已经建造完成,五六个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快乐地玩耍。与休闲公园配套的还有该村的文化室,文化室采用园林式建筑风格,与门前的花坛绿地、镇宅灵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理事会无私公正村民建设热情高涨
  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清和村开拓思路,成立村民理事会,让群众推举出德高望重、处事公平、群众信任的村民进入理事会,同时还创新性地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筹委会”,负责研究村庄规划方案、村庄整治拆迁、决策实施、监督和管理事务、筹资筹劳等工作,每个项目实施都必须经全体村民同意,每一笔收支都要经过公示与见证。
  清和村村民理事会会长徐关猷介绍,每次有建设工程,村民理事会都会组织村民集中商讨,一起研究,意见一致后,才能动工,“一直以来,搞美丽乡村我们村民都是自愿的”。2014年12月,村民召开代表大会,对文化室与休闲公园的建设地点进行筹划。在建设项目得到村民理事会集体同意后,村民理事会成员亲自带头捐款、出力,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1月,理事会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发动在家乡贤、在外热心人士等主动捐款,理事会成员更是自愿将自家土地捐献出来,带头到预定建设的空地上清理杂草、龙眼树等地表附着物。据介绍,清和村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非常高,仅2015年春节的几天时间,村民就捐了10万多元,“这对于只有330多人的小村庄来说实属难得。”徐关猷说。
  “为了让村里路更宽、灯更亮、环境更好,做出点牺牲也没有什么。”在近期召开的村民理事会上,理事会成员都纷纷拍着胸脯表态。据了解,理事会成员开展的各项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活动均为义务劳动,没有从筹款中划出活动经费。同时,在管理收支方面,理事会更是十分谨慎,极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据介绍,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收支情况,每隔15天必须在村集体的公告栏上进行公示;每动用一分资金,都要经过村民选出的3名以上见证人的同意,方可执行。
  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正是因为村民理事会的无私与公正,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清和村文化室自2015年初动工建设以来,总投资近38万多元,理事会多次呼吁村民捐款都得到了热烈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占地1300平方米的文化室和休闲公园于2015年5月竣工。
  此外,清和村还投入10多万元完善村中巷道硬底化和路灯设施建设,将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同时,规划出部分绿化带,种上观赏性花木。理事会还出台了一套卫生保洁方案,聘请专人每周两次对村内公共场所进行清洁。
  如今的清和村已经焕然一新:绕村的溪水清澈透明,村中水泥路面干净整洁,道旁树木葱茏翠绿,一幢幢小楼房明亮洁净,老人们悠闲自在,小孩子无忧嬉戏,好一派美丽的田园景象。去年清和村已通过清远市第一批美丽乡村“整洁村”验收,今年该村又申请建设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在4月下旬已接受市级验收。
  记者了解到,像清和村这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水头镇还有很多。2016年,水头镇共申报5条示范村,11条整洁村,规划投资总额达1068万元。截至今年4月份,水头镇共收到2条特色村、6条示范村、22条整洁村的创建2017年美丽乡村申请材料。“水头镇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以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趁势而上,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水头镇党委书记梁沛英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