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农民收入增幅跑赢GDP 全年居民CPI同比上涨1.6%

2014-01-23 21:52:05 来源:清远日报

       昨日,市发展改革局、市统计局公布去年度清远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增速稳步回升,产业转型扎实推进,社会民生稳中有进。初步统计,去年GDP总量为1093亿元,增长8.2%,比2012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同时根据统计,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89元,增长12.5%,增速跑赢GDP四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 房地产回暖,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从产业发展看,去年第一产业平稳,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农业总产值257.6亿元,增长5.1%。工业生产稳步向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整体呈稳步向好态势,全年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5.5亿元,增长8.6%。清远工业中的两大支柱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增长较快,增幅达到15%以上。
  同时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回暖非常明显,去年全市销售面积50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销售额259.1亿元,增长42.6%。旅游消费持续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3008.56万人次,增长6.7%;总收入195.72亿元,增长9.5%,人均消费650.5元。
  另外从“三驾马车”看:去年清远投资加快,消费平稳,外贸乏力。全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约506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5%左右。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前十一月累计外贸出口总额20.2亿美元,下降5.7%。
  从财税金融看,2013年,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246.6亿元,增长18.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8亿元,增长6.8%。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
  转型升级 清远逐渐形成新能源基地
  去年全市新增有机农产品8个,绿色农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个。清远累计有绿色农产品58个,有机农产品75个,地理标志产品13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21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企业5家、产品认证5个。
  先进制造产业加快发展。12家企业获高技术企业认定公示。现代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8%。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其中华润风电三、四期和国电清新风电共15万千瓦项目已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建设,清远新能源基地正在逐渐形成。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去年申报国家科技项目26项,已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项;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同比增长25%;申报市级项目184项,同比增长76.9%。
  主体功能区 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基本确立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基本形成了南部地区以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都市农业等新兴产业为主;中部地区以建材、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皮具服装、食品加工等资源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北部地区以生态、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休闲业、特色资源加工业、清洁能源产业,以中药材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食品医药工业等生态经济产业为主的差异化区域发展格局。
  广清合作 广州全面帮扶清远
  广清合作进入全方位合作阶段,以实现广清“四个一体化”,即产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一体化为目标,广州全面帮扶清远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广州全面帮扶清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帮扶方案的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功能体系、生态环境体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等五大方面内容共33大项。
  重要改革 市级政府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2项
  市级政府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2项、转移47项、下放60项、委托管理96项。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市县一体化建设,49个部门、978项办理事项进驻大厅,逾六成业务实行“并联式、一网式”行政审批,办事效能总体提速54.6%。
  民生事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
  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31.9%。
  2013年规划建设的7间卫生院中4间已动工建设,3间正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教育重点项目“两校一中心”所有规划建设的校舍已完成并交付使用。2013年已有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公立学校414所,覆盖率达到97.2%。
  成功举办2013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市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市图书馆捐赠换书中心顺利完工已对市民开放;完成33个乡镇、101个行政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全面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开工999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09%;基本建成1732套,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93%。、
  民生事业形势良好
  1、就业形势稳定
  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31.9%。
  2、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共为10.38万名退休人员调整待遇,人均达到每月1488元;大幅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全市共有69.53万人次享受了医疗保险待遇,达到16.17亿元。
  3、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完善
  2013年规划建设的7间卫生院中4间已动工建设;完成贫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129间;向省申报6000户中央、省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工作,估计项目完成后,全市农村改厕普及率将达到76.8%。
  4、教育事业有新亮点
  教育重点项目"两校一中心"所有规划建设的校舍已完成并交付使用。全市村小及教学点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现已完工的村小改造工程48所,已完工的教学点改造工程96个。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3年已有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公立学校414所,覆盖率达到97.2%。
  5、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跨上新台阶
  成功举办2013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市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市图书馆捐赠换书中心顺利完工已对市民开放;农村文化基层设施全覆盖工程有序推进;完成33 个乡镇、101个行政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6、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新开工999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09%;基本建成1732套,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93%。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