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上造水稻收割的时节,
今年46岁的浸潭镇留良洞村委会李屋村种粮大户李水祥,就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
乡村小路旁,一片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满载稻谷的卡车整装待发,一派丰收的景象。
有着10多年水稻种植经验的李水祥,种有128亩早稻,他说,今年稻谷的收成比前几年都要好,每亩水稻增产150-200斤。
水稻种植户 李水祥
水稻收成
据了解,早些年,李水祥种过蔬菜、搞过养殖,直到2018年,他加入了清新区穗丰年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
他说,合作社的模式,将种植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使得种植户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水稻生产成本。
“加入了合作社,好处就很多,农资、农肥、谷种钱都为我们农户省很多,那我们的收益就高了。”
而且,合作社与众多农机团队合作,在水稻的收割、烘干、销售等多个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做到省心省事、又赚钱。
“现在卖生谷不用考虑晒谷的问题,风险低很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很多事都不用自己操心。收生谷是115-120元一百斤。价格算高。”
目前,李水祥预估,上造水稻纯收益5万多元。
乘胜追击,他计划未来承包更多的土地种植水稻,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增收致富。“一直发展下去,我会用心种好水稻,有信心过上美满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