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1+123”工作部署,打造“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作为阳山县西北中心区域,黎埠镇如何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日前,笔者采访了黎埠镇党委书记曹贝宁。
立足“西部生态绿色能源区”推进产业链深度开发
高质量发展需要激发自身发展内生动力,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曹贝宁认为,黎埠镇的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
“黎埠的优势主要是生态方面的优势,这个方面的优势在黎埠表现明显,我们镇内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客家聚居区民风民俗独特,传统商贸市场活跃。同时,黎埠镇地处三县交界,是珠三角进入连州、连南、连山的桥头堡。这就是我们的资源优势。”
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强调要将各乡镇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各出各的优势牌”“各拿各的特色菜”,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错位发展之路。在曹贝宁看来,黎埠镇的“特色菜”就是生态绿色能源,就是要围绕绿水青山做好发展文章。
“黎埠镇将立足‘西部生态绿色能源区’定位,优先发展碳酸钙新能源项目,力促以打造叶研80万吨碳酸钙粉体基地为代表的项目落地见效,不断提高加工精度和深度,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辐射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大东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黎埠9万千瓦农业光伏项目,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局面。”
在黎埠镇的发展规划里面,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准确把握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基础功能配置,推进产业链深度开发。
落细落实县委“1+123”工作部署促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县委“1+123”工作部署,黎埠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厚植绿色生态底蕴,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曹贝宁表示,“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等方面,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我镇将以黎埠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强镇改革,着力打造‘新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新格局。”曹贝宁介绍,黎埠镇新城区建设项目作为全县重点项目,正积极协调各方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拉通了黎埠高速路口至黎中路口路段,初步建成路模。同时,依托镇街整治三年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黎埠镇不断完善镇村基础设施,逐步将黎埠建设成为具有岭南客家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小镇。
“厚植生态底色,全面筑牢绿色屏障。”曹贝宁表示,将加强全镇河流、水库日常管护和综合整治,深化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两手抓,大力推动镇垃圾减排站二期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交通是城乡发展的命脉,黎埠镇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农村公路硬底化、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升级改造村级候车亭(公交站)及航道码头建设等项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体系大提质。
“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发展方向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曹贝宁表示,黎埠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百件民生实事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镇村两级共收集整理出200件民生实事,将全力抓好民生实事的落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