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市政府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清远(片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2020—2025年清远市本级财政统筹安排和引导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投入不低于50亿元。清远片区开展10项试验任务及改革措施,着力于破除人口、土地、农村产权等体制机制束缚。
■试验目标
到明年,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进入实质性运作
这是继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实施方案后,清远针对清远片区探索路径印发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分2个节点提出试验目标。其中近期到2022年就要有实质性进展,包括:初步搭建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城中村改造合作、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平台,并进入实质性运作;探索制订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试验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城乡人口迁徙更加有序,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更加完善,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远期到2025年,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改革措施。
■政策保障
10项任务均明确责任单位、试验区域
清远将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10大项主要试验任务和改革措施。每项试验任务和改革措施均明确责任单位、试验区域。
为保障目标任务完成,《实施方案》明确,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将试验任务中涉及到的部分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区)、镇,完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制,为清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制度保证。
资金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两级加强人才、土地、财政等政策配套力度。2020—2025年,市本级财政统筹安排和引导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投入不低于50亿元。
■任务措施
1.人口要素流去哪?
拓展小城镇联结城乡功能让农民进城、人才入乡
根据国家的方案,城乡融合试验区改革重点是着眼于破除人口、土地、金融、农村产权、工商资本入乡等体制机制束缚。其中首要问题是人口要素的有序流动。
清远的《实施方案》在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这一试验任务中,提到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同时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建设资金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额度、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和常住人口数相匹配的“人地钱挂钩”机制。
在此基础上,《实施方案》还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力度,依法将基层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县(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委托)镇一级行使,赋予其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和人事权,提高小城镇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
人口迁徙制度的试验探索在清城、清新、佛冈进行,对于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的试验则集中在英德连樟样板区。《实施方案》明确,对自愿退出宅基地资格权及农房财产权的,参照同期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拆旧复垦”指标交易溢价、征收补偿标准等给予一次性补偿,或置换城镇保障房或“房票”。
清远鼓励宅基地成片、整村退出,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村人口在镇区或中心村集中居住。引导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补偿金代购已落户城镇成员的城镇医疗、养老保险,加强进城落户农民社会保障。
人才入乡方面,试验区将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投身乡村建设;联合省职教城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就业计划。
在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方案》也明确拓展镇区建设空间,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拓展小城镇联结城乡功能。
2.闲置宅基地如何处置?
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进城落户农民退让的农村资产如何处置?在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依托镇级农村土地整备平台,建立碎片化土地置换、连片整治整合制度,以托管方式整合辖区内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将依法收回、整治连片的闲置宅基地、废弃或低效公益性建设用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在清远(片区)内有偿调剂使用。
同时清远(片区)将健全入市流程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入市配套政策,探索建立不同用途类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和预留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比例,允许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混合出让、产业用地与住宅用地混合出让、出让与流转混合入市。
在英德连樟样板区,清远将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完成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
涉及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的城中村改造方面,清远将因村制宜选择土地整理后协议出让或公开出让、土地出让后租赁经营、土地整理后合作经营等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造模式。利益分配方面,探索建立改造项目土地出让收益返还政策,返还金额视为对地上附着物及土地权属人等的补偿,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3.产业协同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
实施广清联动协同发展计划,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清远(片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划为清城区源潭镇、清新区西部“四镇”、佛冈县汤塘片区、英德连樟样板区。先行区内将搭建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重点建设广清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潖江蓄滞洪区、新马田园综合体等,以清新太平为支点规划建设清远西部产业新城,建设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
而从整个广清接合片区看,广清产业合作机制如何进一步创新和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广州城区与清远(片区)产业梯次转移、联动协同发展计划。按照“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在合作区内实施广州开发区政策和机制,参照深汕合作区模式,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支持广深港澳高新技术企业向清远(片区)集聚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清远(片区)发展汽车配件、大数据应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另外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再次被提及,广清两地将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加快推进清远长隆、梦享谷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4.城乡道路如何建设?
规划研究广清城际北延线延伸至清新区
《实施方案》明确,以清城区、清新区为试验区域,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规划试验区城乡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物流、垃圾污水等城乡基础设施,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村、中心镇延伸。
具体而言,清远将争取广清永高铁、厦门至昆明铁路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动工建设。谋划推动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延伸至清远,规划研究广清城际北延线延伸至清新区、肇庆经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及清远磁浮旅游专线二期项目。
高速公路方面,清远将积极推进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公路(原佛江高速北延线一期)建设,大力推动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公路北延线(汕湛高速清新段至湖南交界)建设,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做好广东南岭生态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积极谋划清远至白云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从埔高速北延线。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英德连樟样板区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清城区、英德连樟样板区探索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另外将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