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天然气公交车已成城市交通发展新趋势。近日获市政府批复的《清远市区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专项规划(2013-2020)》(下称《规划》),有望促进天然气公交车的普及。根据《规划》,2020年前,市区将新建或扩建油气合建站24座,其中2015年内建设6座,《规划》对指导新的加油、加气站的布点设置,引导、推广使用清洁燃料,保障城市交通功能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和指引。
需求状况:占营运公交车30%的天然气公交车,仅有一座加气站
据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天然气汽车,不仅能缓解燃油供应紧张局面,还能改善大气环境,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且天然气比汽油更安全。“天然气公交车比普通公交车耐力更强,可减少补充燃料次数,提高公交车利用率。”一名公交司机说。
自2012年首批新能源公交投入使用以来,清远市区目前共有122台天然气公交车,约占所有营运公交车的30%。但市区仅有一座加气站,明显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公汽、出租车、私家车等气化率(指使用燃气的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与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之比)的不断提高,加气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根据“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建立满足消费者需要、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加气站服务网络体系”,“适应城市车辆及道路交通发展”等原则,规划在市区新建或扩建油气合建站24座。其中凤城3座,东城5座,横荷3座,洲心3座,龙塘镇、源潭镇、石角镇各2座,飞来峡镇、太和镇、太平镇、三坑镇各1座。2015年内先建设6座。
建设模式:油气合建站成主要方式
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包括CNG(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两类。CNG加气站是指从城市燃气管网中提取天然气,经压缩后直接给汽车加气,主要供出租车、私家车等小型汽车使用;LNG加气站是通过槽车运输液化天然气,充装到加气站槽罐,主要供大型汽车如公交车使用。
本次规划新建CNG加气站全部为CNG、汽油两用站,新建LNG加气站为LNG、汽油两用站和LNG、CNG、汽油三用站两种类型。如此看来,加气站的建设模式以油气合建站为主。由于建设用地制约日益严紧,适当提高加油加气站单站规模,多建连站和合建站,可以节约用地。“但清远市各镇区公共交通汽车分布和发展不均衡,从服务覆盖等方面考虑,又适宜建规模较小的加油加气站。”上述负责人称。规划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服务范围、土地制约等因素,确定单个CNG加气站或CNG、汽油两用站日均供气量1.2-2.0万Nm³(指0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气体体积),占地4000㎡;单个LNG加气站或LNG、CNG、汽油合建站日均供气量1.5-5.0万Nm³ ,占地5000㎡。
实施计划:调整布局不合理的加油、加气站
《规划》已于8月29日获市政府批准,并于当日正式实施。同时,规划部门要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自批准后,纳入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规划。
“加油、加气站规划一经批准,应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规划的落实和实施。任何时候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经政府批准公布的加油、加气站布局规划中的有关布点的规划内容。”规划如是强调其严肃性。
《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要重视加油、加气站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加强对违规建设的加油、加气站的管理与处罚。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凡新建加油、加气站,需报广东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其他部门和地区不得越权擅自审批。
《规划》还提出,要调整布局不合理的加油、加气站。对具有合法手续,但不符合加油、加气站规划要求的加油、加气站,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市场调节、政府拆迁补贴等措施搬迁,经营不善的退出市场。
规划链接
市区油气合建站建设分三步走
近期(2013-2015年):建设加油加气站共6座,其中凤城街道2座,东城街道2座,横荷街道1座,洲心街道1座。6座加油加气站包括2座CNG、汽油两用站、2座LNG、汽油两用站、2座LNG、CNG、汽油三用站。
中期(2016-2018年):建设加油加气站共13座,东城街道2座,横荷街道2座,洲心街道2座,龙塘镇2座,源潭镇2座,石角镇1座,太和镇1座,太平镇1座。13座加油加气站包括2座CNG、汽油两用站、2座LNG、汽油两用站、9座LNG、CNG、汽油三用站。
远期(2019-2020年):建设加油加气站共5座,其中凤城街道1座,东城街道1座,石角镇1座,飞来峡镇1座,三坑镇1座。5座加油加气站包括2座CNG、汽油两用站和3座LNG、CNG、汽油三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