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阳山农户探索农业转型之路

2015-01-14 14:40:42 来源:清远日报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单元式的传统型农业种植成为阳山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但是这种模式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盈利不高,频频遭遇发展瓶颈。随着种植业不断发展,阳山已有农户探索农业转型之路,阳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协会会长张国雄就是一个典型,他承包了近1100亩山地,立体式种植油茶和晶宝梨,他说:“通过立体式种植,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这种高效益农业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种植蔬菜,他实现发家致富
  “十多年来,我一直进行蔬菜种植。”张国雄说,一开始,他也和其他农户一样,处于一种传统式的、粗放型种植,自种自售。有了销路,2008年,张国雄带领农户成立了阳山县大崀镇绿丰西洋菜专业合作社,在专业人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下,张国雄掌握了更多先进种植技术,种植产业因而得到不断发展。
  “2010年,我成立了阳山县绿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当年即被评为清远市农业龙头企业。”张国雄说,公司以种植高品位蔬菜、水果、林木为主催生了以公司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社员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运营模式,该模式进一步打通了销售渠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其第一产业(西洋菜)的飞速发展,在蔬菜行业上取得较大收益。
  实现发家致富的同时,张国雄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经济。他说,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来,先后带动近500户村民种植致富。他指出,自2008年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来,已由当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今的100多个社员。“现在公司已带动大崀镇绿丰西洋菜专业合作社和大崀镇泉峰油茶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其中大崀镇绿丰西洋菜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现已经走进国内外市场,为阳山县的农村经济带来2350多万的效益。”
  立体式种植能成倍增加收入
  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使张国雄感到满足,这种单元式的传统型农业种植给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思考:“能否进行多元种植模式,成立第二、第三产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临了。”张国雄说,去年9月,市农业局组织考察队前往台湾考察高效益农业,希望通过借鉴其生产模式使清远市的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出路,自己也在受邀行列。考察过程中,台湾的高效益农业种植使自己深感震撼,也使自己陷入思考。“回去后要借鉴台湾高效益农业生产模式。”他当时称。回来后,他便开始开展产业转型工作,租了大崀镇琶迳村和坑塘村两三座山头,开始油茶、晶宝梨种植。
  “底层是油茶,高层是晶宝梨。”张国雄指着山坡上种下两个多月的茶树和果树说,“这就是立体式种植,一个地方,两种效益。是我从台湾借鉴回来的种植模式,将成为我的第二、第三产业。”他称,这两个产业特别是晶宝梨的收入将比原来的第一产业提升一倍以上。
  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农村要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发展高效益农业。”张国雄表示,阳山农业特别是蔬菜种植将难有新的突破,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在立体式种植的基础上,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他说,目前琶迳种植基地已进行立体式种植油茶、晶宝梨近600亩,加上将在坑塘村基地种植500亩,合计近1100亩。“这么大规模种植晶宝梨在全县乃至全市尚属首例。”
  “计划未来5年在两个基地里,打造一条休闲观光旅游景点线路。”张国雄称,阳山具有区位优势,目前已融入泛珠三角“3小时经济生活圈”。“只有走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带动内需,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