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胡浩明很忙。
作为清城区经信局工业和招商股的科员,这一年,胡浩明参与了100多个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跟招商小分队“出征”10余次,拜访企业近50家;整理招商推介材料,加班加点更是不计其数。
从第一次忐忑不安地拜访企业,到今天招商谈判桌上的不卑不亢,在我市,从上到下有很多像胡浩明一样经历着招商磨砺的“先锋队员”。
“要引进一个项目很不容易,但看到城区乃至全市的工业总产值年年翻番,看着自己历经艰难招进的企业飞速发展、做大做强,值了!”
2013年,清城区共引进新项目48个,合同投资金额506.9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29%。长隆等一批项目纷纷落户园区。
耀眼的成绩背后,凝集着众多“胡浩明”招商人员的心血,而更多是城市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
投资者说
“投资清城,我选对了!”
“投资清城,我选对了!”清远美吉特华南装饰城经营服务公司总经理陈俊生这样感言。“从前期的考察、项目洽谈论证、审批到开工建设,我们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市民的支持;他们总会想方设法提供帮助,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使用。”
作为一个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的一站式家居建材专业市场,项目一期从2011年2月动工到2012年12月30日开业,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被项目投资者称作“一个奇迹”。
而金发科技的总经理宁先生也肯定公司进驻石角是最正确的选择。“石角的区位优势明显,与清远、花都、三水交界,项目地离佛清从高速出口只有一两公里,大大方便了日后的运输。”此外,石角原有的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已成规模,“充足的原料可满足公司电缆的研发及生产。”
招商工作累与压力共存
胡浩明最近一次“出征”,是上个月30日清远在深圳举办的清远招商项目对接推介会。
“一场普通的推介会,至少需要一个月的筹备,可不是外行人认为‘吃吃饭,喝喝酒,交交朋友握握手’那么简单。”在这个29岁的年轻人眼里,推介材料数易其稿是小事,怎么样挑选相关且具有一定投资意向和投资能力的客商,如何全员出动、上门邀请,说服客商出席活动,激发其来清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才是“硬骨头”。
“去年8月,我们兴冲冲去香港拜会某企业,等了三个多小时才见到负责人,可人家只瞟了一眼推介资料,一句‘我很忙,资料放在这里,你们回去吧!’之后,就再也没有抬头看我们一眼。”
对于处在纠结中的客商,谈判就是耐性的历练。“双方的会晤、洽谈可能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却谈不出个所以然。”
和繁忙一起接踵而来的还有压力。“去年是城区的招商引资年,市和区都要求我们要积极扩大投资规模。”,此外,还要在新兴产业上有新突破,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大型项目。胡浩明坦言“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
在胡、郑二人看来,往往一个项目就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着上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从主动出击到跟踪服务,从谈判签约到项目落地,成功了,责任所在;一旦因为人的因素导致招商项目的失败就有可能成为地方的‘罪人’,这种压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像管家一样做好跟踪服务
和胡浩明同样倍感压力的,还有石角招商办主任郑润星。
2007年起,郑润星便在石角招商办工作至今。2013年,金发科技落户清城区石角镇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基地。这个从事环保再生氟塑料、单晶铜、高端电线电缆的研发及生产,总投资38亿元、建成后可带动1.5万人就业的大项目,目前是郑润星及其团队的重点服务对象。
“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不断调整,我们现在正努力配合做好土地的回收和供给,确保其一期工程项目有足够的土地指标。”除了土地,郑润星还要协助其完成证照审批、园区建设等基础工作。
重点跟踪大项目之外,更多的时候,郑润星要做好服务企业。“哪家企业电没通,哪条路坑洼难行,我们帮助协调解决。”
招商人员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
2013年,清城区共引进新项目48个,其中不乏长隆、金发科技、忠信世纪玻纤、富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江城购物中心等名企。
成绩背后,是该区招商引资策略的整体转变:过去“撒网式”的面上招商,转变为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招商;探索聘请招商顾问,形成利益互动的委托招商;成立招商引资小分队,主动走出家门、走向产业集聚区,锁定目标企业蹲点招商、登门招商……
过去一年,由区经信局牵头,清城区先后组织参与了清远市高新区·清城区2013年外商新春座谈会、粤港经贸洽谈会、2013年粤港投资环境推介与投资项目对接交流会、2013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通过充分展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到清城区考察。
招商的方式可谓穷尽其计,但胡、郑二人始终认为,城市整体竞争实力提升是根本原因。
“如果脱离了这样一个背景,招商人员再努力、再有本事也是白搭。”而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招商引资的竞争,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上来,招商人员所做的只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谈到招商成功的要素,胡浩明和郑润星同样认为,招商人员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2013年以来,为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清城区在完善园区规划建设的同时,还重点着力优化城市环境、政务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其中,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完善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此外,清城区还全力配合推进广清城际轻轨、广清高速扩建、广乐高速、佛清从高速、汕湛高速、北江四桥五桥等省市重大交通项目;燕湖新城、省职教基地、莲湖工业园、粤中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等重大发展平台的规划建设,力促项目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营商环境的改善,城市魅力的绽放,无疑已成为清城区吸引外商的强磁力。
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
通讯员李丽珍
●数字
2013年,全区共引进项目48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0%。其中工业项目13个,房地产项目18个,服务业项目15个,农业项目2个;超亿元的项目28个,占58.33%;合同投资金
额506.9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29%;批量工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的成功引进,将为今年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平台
作为省确定的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试点,2012年以来,启动了燕湖新城、江北新区、银盏新市镇的规划建设,铺开了省级职教基地、莲湖工业园的配套建设。如今这些平台已日渐成长为吸引新项目、好项目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