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届“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广东分赛区)暨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实践活动落下帷幕,清城区勇夺6金8银10铜。与此同时,清城区新北江实验学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清城区科技创新活动捷报屡传:在2016年广东省优秀校园科技节方案征评活动中,清城区十所学校喜获1金3银6铜,占全省获奖作品总数比例高达25%。在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中,清城区科技辅导员斩获6银6铜,是全省获奖总数的10%。在第31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清城区代表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绘画、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等竞赛项目中勇夺2金3银9铜。目前,全区打造了校园科技节和科技创意团队两大品牌,建立了四个青少年科普基地,10所学校创建为清城区科普特色学校,今年新建青少年创客工作室5所,科技教育已成为全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斩获多项殊荣的背后,是清城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的强力推进,凝聚着清城区科协与教育部门多年来努力的汗水。专程到清城区参加校园科技节启动仪式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叶新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科技节与科技创意团队已经成为了清城区科技教育工作响亮的两个品牌,“单就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参与度、普及度而言,清城区已进入全省一流水平。”
多措并举打造科技教育工作品牌
据清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汤锦洪介绍,2012年,清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刚刚起步。由于基础薄弱,仅有的科技活动就是每年一届全区性的航空航模比赛,“每年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都是以任务形式分派给部分学校的,被分配到任务的学校当时都不太愿意,把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2013年,藉着教育“创强”、“创均”的东风,清城区科协与清城区教育局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成立了清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指导中心(下称指导中心),在其统筹下,清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翻开了新篇章。
当年,指导中心发动大观小学、清师附小、东城中心小学、洲心中心小学、新北江实验学校五所学校举办校园科技节,由清城区科协拨款,并与学校一一签订协议书。可喜的是,这五所学校在完成指导中心建议的项目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开发了一些项目,顺利举办了校园科技节,社会反响良好。
2014年,清城中学、源潭一中、清师附小、洲心一中等13所学校主动申请举办校园科技节。2015年,全区又有20多所学校竞先申请举办,最后择优选取了平安学校、松岗中学等17所学校作为2015年校园科技节的示范学校,其他学校则自发举办。
今年上半年,清城区已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周、科技月等活动的学校达到11所,活动项目种类丰富,在科普知识宣传类、成果展示类、竞技活动类、体验活动类等32个项目中,3D打印机、无人机、航模飞机等多个项目,深受师生们的欢迎。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参与科技节活动的人员除了学校师生,还邀请了省、市、区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共同体验。
“以前举办校园科技节‘给钱都不搞’,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给名额都不要’;现在是各间学校‘不给钱也要搞’,‘比实力争名额’。”在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蓝建飞看来,以校园科技节为代表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不仅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新建青少年创客工作室5所
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的基础上,
清城区通过挖掘和利用全市丰富的社会科普资源,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建了新北江实验学校scrabo机器人实验基地、新北江小学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基地、清远市何公桥茶文化科普示范基地、花卉小镇青少年科普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爱小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校园3D打印机实验室,在清城中学建立了全市首个纳米实验室。清师附小、东城中心小学、龙塘中心小学、大观小学、飞来峡一中、洲心一中、后街中学、清城中学、桥北小学、古城小学10所学校创建为清城区科普特色学校,此外还组建了清城区航模表演队等。
2015年3月,清城区成立了青少年科技实验创意团队,创意团队的表演项目全部自创,并把各学校的校园科技节优秀项目经过提炼吸收到创意团队中来。如情景剧《72变饮料店》《空气大炮》舞台剧《钻木取火》《磁悬浮地球仪》表演剧《飞行表演》等,再加上科技实验项目《听话的乒乓球》等众多项目,一一安排到各学校演出,深受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的喜爱。
不仅如此,清城区还重视创客工作的发展,在去年组建了新北江实验学校、清城中学2个航模队,建设了博爱学校3D打印机实验室和清城中学纳米实验室等基础上,今年又创建了清城中学航模创客室、纳米实验室和凤鸣小学搭建创客,新北江小学创客工作室和新北实创客工作室也在积极筹备中,目前投入累计已达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