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装订整齐的登记本,记录的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及组织开展活动的档案资料;走进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接访群众的工作制度、时间安排等一目了然……5月19日,英德市各镇人大主席走进英红镇人大办公室,看到这规范有序的布置,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当天,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在英红镇组织召开镇(街)人大工作推进会。会上,英红镇人大主席向文敏从制度建设、代表工作、主席团作用发挥及监督工作等方面,作了先进工作经验介绍。
“英红镇人大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创新,有效发挥了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是全市乡镇人大工作的亮点和先进典型,值得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推广。”这是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曾贤林在5月中旬开展乡镇人大工作调研时,对英红镇人大工作的高度评价。
1、规范化建设为做好镇人大工作奠定基础
5月中旬,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乡镇人大工作调研。调研组了解到,2016年换届后,各乡镇均设专职人大主席,但大部分都是人大工作的“新兵”,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工作思路不够清晰,而且普遍兼任了地方党委的工作,个别人大主席还兼任了政府工作,一定程度影响了人大本职工作的开展。
不过,这一尴尬情况并未在英红镇人大出现。英红镇人大换届后,及时对办公条件及人员配备进行了调整。向文敏介绍,去年人大换届后,英红镇人大按照“六有”要求,成立了专门的人大办公室、人大代表联络室,购置了电脑、桌椅、档案柜等相关办公设备,做到档案专柜存放,规范管理。在人员方面,从原来只有1名兼职主席、1名副主席和1名办公室主任,变成了现在的1名专职主席、1名办公室主任,还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和2名兼职工作人员。
制度上墙,是英红镇人大工作规范化的重要表现。人大工作职责、人大主席工作职责、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责和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值班、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等制度,通过高标准制作上墙,用制度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规范化建设,为英红镇人大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向文敏介绍,英红镇四届人大一次和二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议案和建议24件,主要涉及交通道路、通信网络、环境污染、安置新村建设、医疗卫生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镇人大将这些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召开建议交办会及时进行了交办,并跟踪督办。
2、人大代表联络室搭建联络群众新桥梁
今年4月,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在全市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并于2017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意见,很快制定了在英德市全市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的相关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贯彻落实。在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下,英红镇人大在4月份便迅速完成了人大联络室的建设工作。
“建立人大代表联络室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向文敏介绍,为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人大代表的基本信息和活动等情况,英红镇人大在换届后,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室,并安排人大代表轮流值班。同时,要求镇人大代表每月至少联系群众一次,并将联系群众情况书面报镇人大办。
从登记本中的记录来看,群众到联络室来反映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大小问题。有的是路灯照明问题,有的是房子周围排水系统出了问题,也有的咨询如何为家里的自住房办理证件。向文敏表示,“有个别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在群众反映的当天,我们就已督促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理。”
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建立,让代表履职有了新阵地,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联系有了新桥梁,进一步扩宽了群众和人大代表之间沟通的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室的作用。”向文敏说,将通过人大代表联络室,组织人大代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认真组织好代表开展各种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就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及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开展督查。
3、充分发挥镇人大主席团的作用
充分发挥主席团作用是英红镇人大开展工作的另一个亮点。镇人大主席团是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持机构和闭会期间的工作机构,起着履行闭会期间各项职责的重要作用。“镇人大主席团是镇人大代表的核心,人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开展的质量如何,关键是人大主席团作用如何发挥。”向文敏说道。据介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镇人大主席团采取以会代培的形式,组织镇人大代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并通过电教、看电影等方式,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强化了代表们服务群众的理念。
同时,英红镇人大主席团结合开展联系群众活动,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不遗余力地督促、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民办实事,不断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方面,英红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信访工作“为党委分忧,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深入走访、认真排查,把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