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清新今年首次全区性工作会议就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做了部署,提出在涉农服务平台整合方面,要加快筹建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年内要建成区、镇、村三级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构建三级社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综合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区委书记郑小燕表示,今年,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分别挂扶联系1条村指导开展农综改工作,力争在突破难点工作中创出新的亮点。
已整合流转土地67252亩,去年整合流转超2万亩
在太平镇高坟岭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热情高涨,建设了运动广场、文化室;在三坑镇亨图村开展“一人一元”筹集资金清运垃圾,解决了垃圾围村问题;在三坑镇红五村,在村民理事会的引导和调解下,统一将土地收归集体统筹,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近两年来清新全区通过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完善了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在“三个整合”方面,土地整合稳步推进,在清新区太和镇,白莲村委会的东方村等4个村小组,整合1060亩土地流转给助农专业合作社,经营种植香蕉、冬瓜等经济作物,租金从原来的每亩500元增加到1700元,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村民每年增收127.2万元。据了解,去年以来,越来越多村小组加快土地整合流转步伐,数据显示,清新区共有耕地292722亩、鱼塘55029亩,目前已整合流转土地67252亩,2014年整合流转的就有21553亩。
清新区涉农资金整合也逐步推广。目前已有多个村小组进行涉农资金整合的尝试,如禾云镇的北社村委会、鱼坝片区的部分村小组、三坑镇的葵背村委会,将生态公益林资金整合到村集体进行村中公益事业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清新区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中,以“政银保”为抓手,全力破解农户在发展生产中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问题。2014年,区财政新增投入500万元,将“政银保”担保基金从原来的500万元上升到1000万元,贷款额度近3亿元,农民受惠面进一步扩大。据统计,“政银保”贷款自2010年8月开展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599笔25096万元,农业贷款业务覆盖全区100多个自然村,惠及400多户农户和10多家农业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约1100个,增加农业产值约2亿元,增加农户和农业企业净收入约5000万元。
此外,涉农服务平台稳步整合。在强化供销社服务平台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加快电商平台多元化发展,清新农村淘宝项目区级运营服务中心和首批26个村级服务站已投入运营。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不足……”郑小燕分析指出,部分镇领导班子和干部对改革的意义认识仍然不足,执行力不够强,片面强调客观困难,存在畏难情绪,欠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村民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够理想,工作推进上还不平衡。“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而坚定的认识,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不能再有怀疑和观望态度,不能再有任何消极和懈怠的思想。”
着力构建全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
“目前,部分‘被成立’的村级基层组织在工作中找不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干,作用发挥不理想。”郑小燕指出,要抓好学习培训和会议的传达贯彻,让各级干部深入掌握“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白干什么,如何干,从而更好地指导村级组织开展工作”。还要指导各镇从返乡创业人员、农村种养大户、退休老党员等群体中,找到有能力、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人员,把这些人动员起来,充实到村的基层组织上来,年内要力争70%以上的村民理事会能发挥应有作用。引导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化解矛盾纠纷—发展农村经济”三个重点发挥作用。
在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方面,清新要求各镇根据制定的工作指引,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引导村组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进行土地互换并地、解决细碎化问题后,再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在今年3月底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新的突破,不能再停留在前期的准备和筹备工作阶段。同时,认真总结推广三坑、山塘、太平等镇土地整合经验,再培育一批土地整合示范村,辐射带动广大农村自发参与土地资源整合工作。
在涉农资金整合方面,清新区已制订《清远市清新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流程,将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资金集中由村集体统筹,把小钱汇集成大钱,办好村中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
在涉农服务平台整合方面,清新将加快筹建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建设镇、村综合服务中心(站),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年内要建成区、镇、村三级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新组建的区级综合政府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镇级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为基础,着力打造三级综合服务体系。以网上办事大厅为龙头,构建集行政服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行政电子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功能,整合现有政府职能部门非紧急服务热线,形成一号牵头、多线联动、一站式公共热线服务体系。
清新区将通过构建全区社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综合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农村集体资源网上交易、信用信息网上查询、政府效能网上监察。此外继续抓好农村淘宝项目发展,年内完成100个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区各镇全覆盖,同时要开展农产品代销业务,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郑小燕强调,要充分体现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实践创造,在法律框架和符合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尽量让群众自己发现、自己抉择,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自主协商解决村民内部纠纷、利益问题。“既要防止工作消极懈怠,又要防止理想化和盲目冒进,不要为了追求一步到位、100%完成,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成夹生饭。”她说,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推动改革的主要标准,通过树立典型一批、带动中间一批、攻坚落后一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农村综合改革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