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图片为国道G106改造现场情况,配简单工程进度汇报,请大家指导工作。”“我发的这个图片麻烦大家看看这个道路排水是否符合建设标准。”……在全市多条国省道改造之时,市公路局干部职工近日各自利用手机收到的图片探讨起业务,这是该局顺应时代发展而建立的新兴工程管理方式———“微信群”项目管理工作平台。
国省道改造项目实施前必须建立微信群
自去年下半年进行首批国省道改造以来,市公路局通过微信这一特殊手机交流软件,逐步开发并初步完善了一个基于“微信群”的新型建设管理工作平台。在无法立即赶赴现场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就能看到作业现场的施工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该局在道路建设中带来许多便利。
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远山地丘陵交叉复杂,线路点多、面广,国省道遍布全市,工程管理难度极大,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和事故,前往现场检查费时费力,事故及异常现象各不相同,而电话沟通往往造成异常判断困难,在处理上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工作效率。利用微信传递信息便捷化、普遍化、形象化和语言能留下“痕迹”的特点,在具体的建管工作中,微信使业主与设计、监理、施工三方的意见交流更加书面化,形成另一种形式的记录,让部分工作提前于“工作联系单”之前,避免了因未及时收到“工作联系单”而耽误工作进展的情况,有效缩短了工程周期。
如发现微信上作假,对监理单位给予5000元/人/次的处罚
工程实施过程中,微信平台是时刻都发挥着作用,驻地监理应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拍摄施工图片,每半天往微信平台发送不少于5张图片,其中含1张工地开工、1张工地收工时工地施工情况的图片,图片要能反映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的情况,如发现施工过程存在问题,要提出处理措施。
对于微信平台监控,市公路局有严密的措施和处罚制度以防施工企业造假。驻地监理发送的图片必须经本人拍摄并即时发送,不得弄虚作假,必要时管理处可通过视频通话核查,监理人员必须无条件予以配合,否则,对监理单位给予500元'人/天的处罚。经查实,如发现驻地监理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对监理单位给予5000元/人/次的处罚。
驻地监理负责人每天工地收工后1小时内应在微信平台上报告当天施工进度、存在问题及已采取的处理措施,否则对监理单位给予500元/天的处罚。
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发出的通知或指令等应及时在微信平台上作出相关回应,超过4小时不作回应的,对施工单位给予500元/人/次的处罚;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发出的通知或指令(报告或请求)等应及时在微信平台上作出相关回应,超过4小时不作回应的,对监理单位给予500元/人/次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