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秤架乡杜菜村村民喜迎新年之际,迎来了两桩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喜事:一是杜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竣工了,村民们都能用上放心水,这意味着困扰村民多年“饮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二是四级电站至坝尾村小组、杜菜桥头至七车村小组两条村道实现了公路硬底化。“我们狠抓民生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秤架乡乡长庞意棠说。
A
从十一公里外接驳上千人饮水难题终于解决
“这水又清又甜,跟之前从附近的溶洞里引来的水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杜菜村村民伍姨笑着说。
杜菜村,不仅是省级贫困村,一度还是村民闻之色变的“癌症村”。杜菜村支书严乾凤告诉记者,2005年和2006年两年时间里,杜菜村有六七人患上癌症相继去世,最年轻的才50多岁。村民一度陷入恐慌,怀疑是饮用水所致,因此要求卫生部门将村民的饮用水进行化验,“卫生局、防疫站、县人医、乡卫生院组织联合调查组,化验村民的饮用水,化验结果是水质不达标,多个方面超标,可引起结石等方面疾病,但与癌症起因无关。”严乾凤说,村民饮用水来自浅水井,大多是村民在自家附近开挖的,随着经济发展,人、畜所产生污水渗透至地表,因此造成水质不合格。
虽说水质与癌症没有关系,但是水质不过关,饮水还是成为村民一大难题。“卫生部门建议村民加装水质过滤机,但是费用太高了,不实际。村里也考虑寻找合格的水源,但是杜菜村‘藏身’峡谷之中,两边都是石头山,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水源。”驻村干部、秤架乡武装部部长范金灶说,因为村里的地下水一煮开就会沉淀一层白色污垢,因此很多村民都会开着摩托车,搭上水桶前往圩镇上运水。
2014年,秤架乡将杜菜村安全饮水工程摆上工作日程,工程在元旦期间顺利完工了。“我们筹集了43万多,除了在外打工的村民不方便安装,在家的村民都用上了安全饮用水。”范金灶告诉记者,杜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大陂村奖加岸的供水主管接驳,全长11.25公里,而供水主管的水来自秤架林场境内,这一工程解决杜菜村9个村民小组284户1266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在外打工的村民春节期间返乡后就可以装上。”
B
多方筹集资金两条村道实现硬底化
除了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工外,杜菜村村民在元旦期间还有一桩喜事———那就是四级电站至坝尾村小组、杜菜桥头至七车村小组的两条村道实现了公路硬底化,顺利通车。两条村道加起来不长,仅有3.5公里,但却帮村民解决了一大难题。因为路面是泥土,村民们出入极为不便,特别是雨季,坑洼不平,泥泞四溅,村民们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4年7月,宽3.5米的两条村道硬底化工程正式动工。工程资金来源很多,既有村道硬底化立项资金,也有挂扶单位支持,还有涉农资金的整合。“整个工程花了90多万元,其中涉农资金就整合了20多万,都是村民从自己账户里取出来交到村集体。”庞意棠告诉记者,这部分涉农资金包括生态公益林款项、“种粮直补”、基本农田保护资金补助等资金,“将以往分散使用、多头管理的资金,科学统筹起来,解决村集体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等民生实事建设当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办大事。”
村道硬底化不仅方便了农民出行,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路”。“路修通后,村里那些抛荒的土地今后可以开发利用了。”村民显得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