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阳山县各地的晚造水稻进入成熟期。连日来,阳山县各乡镇的稻田陆续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处处是农户们忙碌的身影。
昨日,艳阳高照,记者在阳城镇高村村看到,村道两旁的田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打谷机在作响。稻田里,村民头戴草帽,拿着镰刀弯腰割禾,用打谷机打谷,然后或用编织袋,或用箩筐装谷,一片忙碌之景。在村里的空地或村民家水泥房顶,不少村民在忙着晒谷。
“我家种了3亩稻田,一亩产量在600斤左右。”村民梁先生与妻子早上7点多便下到田里,接近中午时分,将用编织袋装好的5包稻谷搬运到铁斗车上,拉回家里。
记者发现,在阳山南部的七拱、太平镇等地势较为平坦的乡镇,不少农民则选择租用收割机收割。石角村的丘先生种有2亩水田,他说村里约有一半人都是租用收割机收割稻谷,租金为120元一亩,“收割机收割速度很快,一亩地收完也就10分钟的功夫。”丘先生说,早在5、6年前,就已有村民租用收割机割稻谷。
今年5月下旬,阳山县南部地区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侵袭,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早造绝收水稻面积约2万亩,今年全县晚造水稻种植面积约10万亩,比早造减少约2万亩。
农业部门介绍,预计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6.08万亩,比去年减2.05万亩,减幅2.09%,粮食作物43.83万亩,比去年减少0.93万亩,减幅达到3.24%。其中水稻22.65万亩,比去年增0.02万亩;玉米12.39万亩,比去年减少0.6万亩;大豆1.72万亩,比去年减少0.06万亩;薯类6.87万亩,比去年减少0.38万亩;花生9.06万亩,比去年减少0.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