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肥佬法官”蓝榕概的“调解经”

鸡毛蒜皮的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顶天的事

2014-03-07 11:05:07 来源:清远日报

       人物档案
        蓝榕概,男,1968年出生,佛冈县人。1991年参加工作,现为佛冈县人民法院汤塘人民法庭庭长、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官。以其名字命名的“蓝榕概法官调解工作室”,是全省首个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基层法院调解工作室。其办理案件90%以上调解结案,所办案件无一超审限、无申请再审、无上访缠讼。
“现在雷锋精神虽然慢慢淡化了,但雷锋精神永远没有过时。”3月5日,采访蓝榕概恰逢学雷锋纪念日。这个体重215斤的“肥佬法官”以雷锋话题开启了本次采访。
蓝榕概说,雷锋精神就是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的人,不论事情大小。具体到法官工作,哪怕是很细微的法律咨询等事情,作为法官都要乐于去解答,并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这,也是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题中之义。”
在蓝榕概23年的基层法院工作中,他一直这样践行。
特殊的经历  
“农民兄弟打官司不容易,作为人民法官宁可自己辛苦点,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花钱,减少诉累。”
蓝榕概出生贫寒,1989年高中毕业考上广州市司法学校时,家里卖了唯一值钱的一头老黄牛,才凑够学费供他上学。这让蓝榕概体会到老百姓的诸多不易。“农民兄弟打官司不容易,作为人民法官宁可自己辛苦点,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花钱,减少诉累。”
1991年,蓝榕概在广州市司法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佛冈县人民法院汤塘法庭,先后在经济庭、民庭、行政庭、调解中心等部门工作,一直坚守在审判一线。但真正担任法官审理案件,却是17年之后的事。17年间,他先后考了6次司法考试才通过。“当初和我一起复习考试的人,很多都没考上。所以我特别珍惜法官这个工作。”
“很多我们觉得不可能调解的案件,他最后都能成功调解。”在汤塘法庭副庭长李海华眼中,蓝榕概对工作很有责任心。他经常跟随蓝榕概下乡调解,见证了一桩桩难解案件如何化解。有一回,一对邻居因果树遮阴,影响到对方沙糖桔的长势。争执之下,一方耳朵被割掉一半。面对这样棘手的案子,蓝榕概召集了村委会领导和当地有威望的人士一起联动调解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人胖心却细
随身必带三包烟,手机号留给每个当事人
蓝榕概个头不高,却足足有210多斤,当地人称“肥佬法官”。
人胖但却心细。这从当地流传的“有矛盾先别吵,到法庭找肥佬”就可以看出。
平常,蓝榕概身上至少会带三包烟,下乡办案经常主动递烟,以此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每个月光买烟的钱就要200多元。“到村里去,没有烟工作很难打开局面。”
对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蓝榕概还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他们。“我觉得这样与当事人沟通比较方便,一般法官不会这么做。”蓝榕概表示,有了手机号,当事人找他就特别容易。有时就在电话里把事情解决了。
由于办理的案件多,面对当事人的咨询他都来者不拒,每天电话来来回回共计有100多通。“手机电池一天得换两次,每月的电话费也要300多元。”
采访期间,蓝榕概调为振动模式的手机响了10多次,但蓝榕概并没有接。他给对方均回了短信,告之对方迟点回复。采访结束后,果真拿起电话逐一回复。
腿脚行动不便的郭炳梅是炳记粮油店老板,她盛赞蓝榕概是人民的好法官。“我做生意,经常有买卖上的欠款,都是肥佬法官帮我追回来的。他对群众非常热情,有什么问题都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办案600多宗,90%以上调解结案
“说起肥佬法官,大家都认识”
23年的基层经验,蓝榕概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他将之命名为“调解五法”(即圆桌调解法、背靠背调解法、迂回调解法、联动调解法、亲情调解法),并悬挂在办公室墙上供年轻同事参阅。
案件到了蓝榕概手上,他首先会了解被告人从事什么职业、在哪里、周边有什么人、听谁的话、跟周边的关系怎么样。“在与被告人交流前,我对他的情况已了解得七七八八。虽然我还没见过他,但他的年纪、经济条件、跟哪些人来往,基本上我都已经了解。”时机成熟后,蓝榕概便运用联动调解法,邀请村支部书记、治委会和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一起参与调解,化解矛盾。
蓝榕概法官调解工作室有一张圆桌。“相比于长条桌,圆桌可以拉近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手拉手坐下,派根烟、喝杯茶,更易于沟通。”这是蓝榕概自创的“圆桌调解法”。
调解一些比较复杂的纠纷时,他会将双方分开单独调解,待双方情绪相对缓和、意见较为接近时,再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是他推崇的“背靠背调解法”。
“说起肥佬法官,大家都认识。”四九村的代理诉讼老师傅何沛基表示,蓝榕概办事公平公正,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他在村里负责代写诉讼状,每月到汤塘法庭三四回,多的时候一周两三回。回回都是调解结案。
据统计,蓝榕概从2008年开始审案以来,累计办理案件超过600宗,90%以上的案件以调解结案。“2011年时所办案件调撤率最高,达到了98.5%,137件案件,135件经调解结案,另外2件结案后也没出现上访上诉情况。”
“没让外地当事人走一次冤枉路”每件案件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蓝榕概表示,调解工作,首先要获得当事人的信任。每件案件,他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每个当事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我可以自豪地说,没让外地当事人走一次冤枉路。”
蓝榕概不是为办案而办案:不是直接发传票过去,当事人不来就直接判决。“一般每个案件就算是判决,我也至少要到当事人家里三次,这样最后判下来双方也都会服气。”他说,一般情况,不来的都是理亏的一方。如果不理亏他们一定会来。“但我们判决了,他们也不会上诉、不会缠诉,因为我们把事情做到位了,他们家的小孩老人都已知情。”
蓝榕概表示,在案件不多的情况下,只要能见到当事人,其负责办理的案件基本可以通过调解结案。“但现在案件比较多就没办法了,毕竟调解需要时间。每个案件都要做两三遍。”
法庭辖区有龙山、汤塘2个大镇,人口16万多,辖区面积大、企业林立、经济繁荣、案件呈现出多、杂等特点。一般情况下,汤塘法庭受理的案件离婚案占三成、交通事故两成多、土地纠纷两成多、工伤一成、经济纠纷一成。据蓝榕概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越来越值钱,农民之间争地纠纷越来越多,靠近广州的地方、公路沿线争地纠纷尤其多。今年以来,汤塘法庭立案已达到了150多件。他预计,今年法庭办理的案件有望突破500件。
“虽然法庭在案件调解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大多是立案后才去调解的,显得被动。”蓝榕概表示,下一步,他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把过去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上门立案、上门开庭、上门调解,减少办事人的诉累。”
也有迷惘
将多花点时间上上网、看看书,给自己充充电,减减肥
蓝榕概表示,在基层农村,一年几百宗案件,真正复杂的也就三五件。在办理这些案件的时候,他也感到迷惘和困惑。
去年,有一位41岁的中年人在龙山一家工厂打工,一进工厂两个小时就发生了工伤,造成9级伤残。工人与工厂的赔偿纠纷让蓝榕概感到头痛。“该工人进厂时没有签订具体的月工资合同。按法律规定,只能按88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来赔偿。但一个中年汉子一个月880元工资也于情理不符,双方始终无法达成调解。”他虽主张企业按照清远市人均2500多元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但始终无法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土地山林纠纷问题,也让蓝榕概感到棘手。因为土地没有确权,亲戚或邻里之间大打出手的情况经常发生。他希望政府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
因工作繁忙,过去一年,连一份完整的报纸都没有认真看过。蓝榕概表示,自己的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他将多花点时间上上网、看看书,加强新的法律和新的司法解释等知识的学习,给自己充充电。
“肥佬法官”也开始关心自己的体重问题。他说,现在210多斤还是重了点,下乡走路多有不便。今年,他计划在体重上下点狠功夫,把体重控制在200斤以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才能为群众做更多的事。”蓝榕概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