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省钱的家庭主妇们,下个月去新城中心市场和旧城渠坑口市场买便宜菜吧。记者昨日从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获悉,经市政府批准,市物价局选取这两个市场从下月1日起“变身”平价农贸市场,政府实行全免或者租金减半政策,预计市场内几十种菜价可以按市场平均价下浮约5%—20%出售,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轻”一些。
平价市场并非价格全市最低
“菜价关系着市民生活质量,我们在新城和旧城推出两个平价市场的试点也是全省首例,目的就是通过平价把市场做旺,从而辐射周边市场,最终让市民都能买到便宜放心菜,该试点试行一年,若成功将推广到全市各地。”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陈锐新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平价农贸市场并不是价格全市最低,市场管理部门每天会根据物价局公布的各类农副产品的市场平均价,然后在此基础上不同种类的肉菜价格作出适当下浮。目前两个试点市场共185个肉菜档口,从即日起至3月24日止,有意进驻的商家可以报名,3月25日进行抽签。但是所有档口将优先安排给原有经营户继续经营,如果原有经营户不想以平价市场方式经营则会安置到别的市场,余下的平价档位才会面向市场公开招租。
要买平价货认准笑脸标价
根据《清远市平价农贸市场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主营《家常农副产品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内所列品种如粮油、冰鲜、牛肉、羊肉、豆腐、自由区等行业的摊位给予减免100%租金。另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从农贸市场销售商品多样性、综合性的角度考虑,对主营水产、烧腊、熟食、光三鸟、三鸟的摊(铺)位和对兼营指定粮油品种的超市、副食门店等给予减免50%租金,并对上述行业实行最高限价。但市场内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是平价产品,届时两个市场内销售的,带有笑脸标价签的商品将实行限价销售,市民想要购买到实惠的商品就要在所有商品中认准此平价认证标签。
违反平价市场规则将清除出场
平价经营户的考核主要由日常考核和消费者监督两部分组成,日常考核主要包括检查平价经营户对当天各类农副产品的最高限价的执行力度、诚信经营情况、台账建立情况和平价经营户签到等。考核中发现平价经营户销售农副产品高于当天最高限价的,商品无明码标价,销售品种未达到减免要求的,或消费者投诉经营户销售商品存在短斤缺两或质量问题并经核实的需要扣分整改。若连续3个月考核为不及格的,平价农贸市场租赁合同终止,并取消其1年内参加平价农贸市场公开招租资格。
陈锐新说:“下个月开始我们就会进行每天巡查记录和接受市民投诉,市场入口的大屏幕也会在每天早上8点半之前公布当天市场内肉菜最高限价,市民一目了然。”
声音
市民:希望价低同时质优
住在市区的曾阿姨听说洲心的菜便宜,于是从春节后就每天一早坐公交车去到洲心市场买菜,曾阿姨说:“这样一个月还能省下不少钱。如果平价市场比洲心市场还便宜,下个月我就去新城中心市场买菜。”
有市民表示市区两家平价市场太少,家里离得远交通不方便,受惠的还是原本周边居民,这样平价市场的意义就不大。而住在新城中心市场附近的王女士顾虑的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她担心如果改为“平价”后,商家把价格降低的同时,卖的是不新鲜或者品质下降的肉菜,希望物美价廉。
商家:希望薄利换多销
“你看这市场多冷清,也就勉强能赚点生活费,变成平价市场后就算免租金,真的是微利了,希望平价做旺人气,薄利多销。”在新城中心市场卖蔬菜的陈阿姨对市场“变身”有所期望
据了解,目前两个市场原有经营户都觉得市场人气不够,希望改变现状扭转颓势,很多商家都积极留守加入到平价农贸市场中。
市场:限价经过测算商家不会亏
记者在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新城中心市场肉菜价格偏高,不少市民不在该市场买菜,造成人气过低,商家赚不了钱。渠坑口市场肉菜价格不高,但由于交通不太便利,不少人宁愿绕远去附近学宫市场、北门街市场或者到超市买菜。所以政府选择这两个市场为平价市场,不仅能盘活政府资源,做旺市场人气,还能惠民。陈锐新说:“我们市场管理部门是经过多年来数据测算制定的一个限价标准,肯定不会让商家亏,部分农产品单价利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市场人气旺了,以数量取胜一样可以赚得比以前多。从目前报名情况看大部分商家都愿意做出尝试,并报名要求进驻平价市场。”
周边市场商户:不担心平价市场冲击
两市场的菜价下浮,很多市民涌来购买,是否导致附近的市场无法正常经营?记者采访周边市场时,他们并不担心受冲击。他们认为评价市场菜价下浮幅度有限。且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十分便宜。但是按照挂牌规定,保障了市民能够吃上廉价新鲜的肉菜,这对于部分低保家庭来说是一件不错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