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县史志办内有几排大书柜,谢国球指着上面整齐摆放着的书自豪地告诉记者,佛冈县史志办自2006年以来编纂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史志文献三十多部,超过1600万字。“我二十年编史修志,应该有二千万字了,但也只是为佛冈人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根本不值一提,没什么可值得报道的。”
“荣誉其实是整个部门的,我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谢国球,他只是一名基层的史志工作者,但在佛冈县史志办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却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在全省乃至全国史志界都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他曾多次在全省、全市史志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他的学术论文也经常在有关研讨会上宣讲并在报刊上发表,他和他所在的县史志办屡次获得全国以及省、市、县授予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多项荣誉。
2010年7月,佛冈县史志办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党史系统先进集体,谢国球作为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2012年底,谢国球再一次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授予“全省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但他却谦虚地说:“我所获得的很多荣誉,其实是整个部门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在县级史志岗位上,谢国球一干就是20年,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倾注在史志事业上,特别是担任佛冈县史志办主任以后,在他和全体史志工作者的努力下,史志工作这样一个平凡的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我感觉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写好佛冈的史志。”
编史修志是史志工作的首要任务,谢国球围绕这项工作默默地一干就是二十年。他对记者说:“工厂制造不出产品就没有效益,史志部门编写不出资料文献就没有业绩,我感觉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写好佛冈的史志。”
他说,这么多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史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文献的编写出版上,并在编写效率和编写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收集、整理资料及编写进度,多出、快出、出好史志文献,让佛冈的史实让更多人了解,这是我追求的工作目标之一。”
据谢国球介绍,2006年,为记录佛冈“十五”期间的辉煌业绩,佛冈史志办计划编写出版《新世纪新佛冈》一书。在他的带领和全体史志人员的努力下,前后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完成85万字的编写任务并顺利出版。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全县各行业的改革发展成果,创造了史志文献编写最高效率的纪录。
而2013年初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佛冈县历史》第三卷编写工作,2014年底已形成送审稿,并通过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审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后,佛冈党史三卷将作为全省第一部地方党史三卷,可以为全省各地编写党史三卷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提高史志文献编写效率的同时,史志文献编写的质量也是必须重视的,我常常提醒同仁们要树立精品意识,使史志文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年在编写《中国共产党佛冈县历史》第二卷时,在形成初稿的基础上,史志办邀请省市党史部门审查,再根据评议、补充、校对、送审等程序的要求,进行了10多次的修改完善,直至最后出版。
“史志工作者同样需要有创新精神”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谢国球说:“创新是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努力创新才会有出路,才有发展,史志工作者同样需要有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