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有书真富贵,胸中无事即神仙。”这是挂在清城区横荷打古牛陂头村“刘尚贤农家书屋”的对联。书屋藏在绿荫环绕的农场里,周边种满了杨桃、石榴等果树,几个鱼塘环抱其中,环境清幽舒适。对于陂头村村民来说,美丽乡村除了美丽,更要有文化底蕴。
村民自建“农家书屋”为美丽乡村打下基础
5日上午,位于清城区横荷打古牛陂头村“刘尚贤农家书屋”里,有多名村民坐在书桌前翻阅图书,有的村民在书架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据了解,“刘尚贤农家书屋”不是村活动中心,也不是在村办公大楼,而是村民打古牛陂头村民刘尚贤的家。前几年,刘尚贤把自家的图书馆改造成村里的“农家书屋”,把5000多册藏书无偿借给村民阅读。几年多来,村中老人都喜欢到这来读书,浓浓的读书氛围还吸引了附近的四个村1300多人前来阅读。
为什么要免费开放私人图书馆,改造成农家书屋?刘尚贤说,因为他小时候家中贫困,没能读很多书,但他非常喜欢阅读,一直想拥有一个图书室。前几年,他建了一个图书馆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但发现还不能满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希望为家乡做些事情,让更多人能在书中学到知识。“对此,他开放图书馆,把珍藏多年的书籍与村民共享,“让他们有一个看书的地方,多学学文化知识。”
2010年,刘尚贤的“私人图书馆”正式挂牌为“农家书屋”。书屋建在一个绿荫环绕的农场里,周边种满了杨桃、石榴等果树,几个鱼塘环抱其中,环境清幽舒适。走进书屋,一个茶几,几张藤椅,一些精致的陶瓷饰品摆放在博古架上,墙上挂着几副字画,古朴的装饰为书屋增添几分书香。再往里屋走,四边墙及房中间都是整面的书架,藏书达5000多册。
在书屋中看书的刘大叔笑着说,随着书屋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牛陂头村,附近的红建村、向南村、新建村的村民都慕名而来看书,书屋经常坐满了人,“人多的时候还要坐到院子去。”
投20多万元改善环境
“刘尚贤书屋改变了村民的坏习惯。”陂头村村民小组组长刘细坤说,他经常跟村民在一起,发现村民晚上都没什么事情做,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部分村民每天都打麻将,“刘尚贤书屋开放后,村民都喜欢到书屋看书,没人去打麻将了。”刘细坤说,书屋及周边优雅的环境让村民萌生了搞好村子的念头。
刘细坤介绍,去年,借着横荷街美丽乡村的推进,陂头村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20多万元,兴建了儿童游乐场所、篮球场、文化室等设施,“村民觉得村子不一定要很漂亮,但一定要干净。”刘细坤说,对此多名村民积极参与村子道路硬底化、排水渠的建设,“很快村子就改变了以前污水横流的情况,现在大家都喜欢到户外聊天,或到文化室聊天、或到书屋看书。
“我们要将村子打造成一个书香乡村。”刘细坤说,下一步,村子将继续完善书屋和文化室的建设,“加一些标语进去鼓励大家读书,不定期举行知识比赛,提高村民读书的热情。”刘细坤还说,他们还将建一个休闲公园,设置凉亭、乒乓球台等设施,丰富村民的生活。